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吉禮的意思、吉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吉禮的解釋

(1).古五禮之一。指祭祀之禮。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曲阜》:“ 乾隆 五十九年,予按試至 曲阜 ,適逢孟冬上丁,時 衍聖公 憲培 初薨,予以吉禮主祭。”

(2).指婚禮。亦指舉辦婚禮時所需之物。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窦玉妻》:“今夕甚佳,又有牢饌,親戚中配屬,何必廣招賓客,吉禮既具,便取今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吉禮是中國古代禮儀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指祭祀活動中遵循的儀軌。《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五禮之一,指祭祀之禮”,其核心内涵包含三個方面:祭祀對象、儀式形式與禮制意義。

一、吉禮的祭祀對象

吉禮主要針對天地、宗廟、社稷、山川等自然與人文信仰體系中的核心元素。《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表明吉禮涵蓋對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如祭天以祈風調雨順,祭祖以彰孝道傳承。

二、吉禮的儀式特征

  1. 等級規制:按照《禮記·王制》要求,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山川,士庶祭祖先,形成嚴密的等級體系
  2. 獻祭程式:包含牲牢、玉帛、粢盛等祭品陳設,配合樂舞、祝禱等儀節,如《儀禮》所述“三獻之禮”
  3. 時間規範:四時祭祀各有定例,春礿、夏禘、秋嘗、冬烝構成年度祭祀周期。

三、吉禮的文化功能

作為維系古代社會秩序的重要紐帶,吉禮兼具“報本反始”的倫理價值與“神道設教”的政治功能。《中國禮儀大辭典》指出,其通過儀式化的集體行為強化族群認同,鞏固“君權神授”的統治合法性。秦漢以後雖禮制有所損益,但吉禮始終作為國家祀典的核心内容延續至清末。

網絡擴展解釋

吉禮是中國古代禮儀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涉及祭祀活動,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吉禮是五禮之首(五禮包括吉、兇、軍、賓、嘉),核心為祭祀禮儀,旨在通過祭祀天神、地祇、人鬼以求吉祥,故稱“吉禮”。其起源可追溯至周代,《周禮·春官》中已有明确記載。

二、祭祀對象

吉禮的祭祀對象分為三類:

  1. 天神:最高為昊天上帝(天皇大帝),次為日月星辰等自然神。僅天子可祭天,儀式通常在冬至日于南郊舉行,因南屬陽、冬至陰盡陽生。
  2. 地祇:包括社稷(土地神與谷神)、山川河嶽等。如“大蠟”祭農神,“籍田”祭農耕。
  3. 人鬼:祖先與聖賢,如宗廟祭祀、釋奠禮(祭孔子)等。

三、儀式流程

吉禮儀式分三階段:

  1. 準備:齋戒、設壇場、備祭品(牛羊豕、玉帛、酒醴、五谷)。
  2. 進行:迎神、獻禮、祝禱、送神。
  3. 後續:分胙(分發祭肉)、燕飨(宴飲)。

四、曆史演變

五、其他含義

少數文獻中,吉禮亦指婚禮(如唐代《續玄怪錄》提及“吉禮”代指婚儀),但此用法非主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祭祀類型(如郊天、大雩等),可參考《周禮》或《通典·禮六六》。

别人正在浏覽...

百無聊賴蹦蹦調璧晖币玉長企成喪辭人打翻身仗風止富衆裹鋒憾轲黑牛白角後防淮南王豲戎諱飾格灰灺餞道翦翕驚夫憬塗慷慨捐生客恨口角生風跨竈窺鏡壼則稂莠不齊雷闆冷冽冷眼六丁六甲淪降名方穆護内遷哝唧滂湃槃盂平明乾嘉學派潛在青禁客青龍幡讓田上套神差鬼使紳士宋健天潢貴胄停職醍齊望養尪瘵翫守五禽香色笑科歇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