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p those in distress and aid those in peril] 亦稱“扶危濟困”,指救濟、扶助生活困難或境況危急的人
救助處于貧困、危難之境的人。《水浒傳》第三二回:“小弟在江湖上緑林叢中,走了十數年,聞得賢兄仗義疏財,濟困扶危的大名。”《說唐》第五一回:“ 王兄 説那裡話來,濟困扶危,乃世之常事。”《白雪遺音·馬頭調·餞别》:“老夫人開言道,多蒙先生濟困扶危,修書尋友,殺退了 孫賊 。”《紅樓夢》第二五回:“你是最肯濟困扶危的人,難道就眼睜睜的看着人家來擺布死了我們娘兒們不成?”
“濟困扶危”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指救濟貧困的人,幫助處于危難中的對象,強調對弱勢群體的援助行為。其核心含義與“扶危濟困”相通,常被用于褒揚仁義之舉。
常見關聯表達包括: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考證,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完整内容。
濟困扶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幫助貧困和危急的人。它由三個漢字組成:濟、困和扶。下面将為您介紹它們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濟的部首是水,它的總筆畫數是9。困的部首是囗,它的總筆畫數是7。扶的部首是手,它的總筆畫數是7。
濟困扶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月令》中,意思是解除困境,挽救危難。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濟困扶危」。
在古代,濟的寫法與現代相同。困的古時候寫法為「囬」,它是由「蚤蟲」的結構演變而來。扶的古時候寫法為「捬」,它是由「手,又」的結構演變而來。
1. 他在地震後積極參與濟困扶危的工作,幫助了許多受災民衆。
2. 這個慈善機構緻力于濟困扶危,為貧困地區提供教育和醫療援助。
組詞:濟貧、濟寒、濟弱、扶弱、扶危、扶助。
救困救危、援助。
困扶濟危、扶困濟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