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擊戾的意思、擊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擊戾的解釋

抵觸;乖忤。《荀子·修身》:“行而俯項,非擊戾也。” 王念孫 《讀書雜志·荀子一》:“‘擊戾’者,謂有所抵觸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者,謂非懼其有所抵觸而俯項以避之也。”《淮南子·主術訓》:“舉動廢置,曲得其宜,無所擊戾。” 劉文典 集解引 洪頤煊 曰:“《尚書·益稷》‘戞擊鳴球’,《文選·長楊賦》作‘拮隔’, 韋昭 曰:‘古文隔為擊,擊戾即隔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擊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擊戾(jī lì)指抵觸、乖忤,表示事物或行為之間的沖突、不協調。


詳細釋義

  1. 本義與引申

    • 字面構成:“擊”本意為打擊,“戾”可指違背、乖張,合起來引申為行為或事物間的矛盾、沖突。
    • 例如《荀子·修身》中提到“行而俯項,非擊戾也”,王念孫注釋為“因抵觸而低頭避讓”。
  2. 文獻用例

    • 《淮南子·主術訓》中“無所擊戾”描述舉措得當、無沖突的狀态。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擊戾”強調矛盾與不協調,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荀子》《淮南子》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擊戾

擊戾是一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包含兩個部首:扌(手)和戈(兵器)。它的拼音是jī lì。

擊戾這個詞的意思是用武力或強力去除邪惡或扭曲的事物,是對邪惡、惡劣現象進行打擊和清除的行動。

擊戾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史記·李斯列傳》。在古代,斬除戾氣是指剪除害群之馬,以杜絕禍亂。後來,古代的勇士在戰鬥中也可以用戰勝敵人的行動來擊戾。

《擊戾》的繁體字是「擊戾」。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規範,「擊戾」這個成語的古代寫法是「擊戾」。當時的字形和現代有所不同,具體差異包括字旁的形态變化和一些筆畫的書寫方式。

以下是一些使用「擊戾」的例句:

1. 他秉性剛毅,一心想要擊戾。

2. 在這個貧富不均的社會中,我們需要發起一場擊戾現象的行動。

擊戾的相近詞彙有「消彌」、「掃除」等,都有清除邪惡或不正常現象的意義。

擊戾的反義詞則是「鼓吹」、「擴大」等,表示宣揚或擴大邪惡勢力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