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擊楫中流的意思、擊楫中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擊楫中流的解釋

晉 祖逖 帥師北伐,渡 江 于中流,敲擊船槳立下誓言:不清中原不罷休。見《晉書·祖逖傳》。後因以“擊楫中流”稱頌收複失地報效國家的激烈壯懷和慷慨志節。 明 韓守益 《蘇武慢·江亭遠眺》詞:“擊楫中流,投鞭思濟,多少昔時豪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 長江 不限天南北,擊楫中流看誓師。”亦省作“ 擊楫誓 ”。 宋 範成大 《滿江紅·千古東流》詞:“擊楫誓,空驚俗,休拊髀,都生肉。”參見“ 中流擊楫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擊楫中流”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成語字面指在河流中央敲擊船槳,比喻在艱難環境中堅定志向、奮發圖強,尤指為國家收複失地或實現遠大抱負的壯烈情懷。

2.曆史出處

典故出自《晉書·祖逖傳》:東晉名将祖逖率軍北伐,渡長江至中流時,擊打船槳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意為若不收複中原,便如江水一去不返。

3.引申含義

4.用法與示例

5.近義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文學引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晉書》或古典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擊楫中流

《擊楫中流》是一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奮力前進,努力突破困難的意志和決心。它取自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賀新郎·用前韻奉答滿雲賦》:“舉觞勸侯嬴,三日夜如年,磐石雖勁,擊楫者艱。”這裡的“擊楫”指的是蕩槳,而“中流”表示惡劣的水流。

拆分部首和筆畫:擊(手+幾)楫(木+幾+屮)中(丨+口)流(氵+刀)。擊的部首是手,楫的部首是木,中的部首是丨,流的部首是氵。

來源:《擊楫中流》一詞原指劃船人在急流中用力劃動槳來前進,在困境中奮鬥的意義逐漸引申為努力奮進的精神。

繁體:擊楫中流。

古時候漢字寫法:擊(戈+幾),楫(木+幾+屮),中(丨+口),流(氵+刃)。這是古代對擊楫中流這一成語的組合寫法。

例句: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隻有堅定的信念和擊楫中流的勇氣,我們才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組詞:決擊、立楫、急流、************。

近義詞:刻舟求劍、奮發圖強、堅忍不拔。

反義詞:安于現狀、無所作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