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饑虺的意思、饑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饑虺的解釋

謂又餓又病。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七:“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飢虺兮骨肉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饑虺”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人或動物處于又餓又病的困苦狀态。該詞由“饑”(饑餓)和“虺”(疲勞生病)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對困頓境遇的描述。

  2. 單字拆解

    • 饑(jī):
      ① 饑餓(如“饑餐渴飲”);
      ② 農作物歉收(如“饑荒”)。
    • 虺(huī):
      此處讀作“huī”,指疲勞生病,多用于形容馬匹虛弱(如“虺尵”)。需注意,“虺”另讀“huǐ”時指毒蛇。

使用提示

若需具體文獻例證,可查閱《爾雅》《說文解字》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饑虺

饑虺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餓得虎須豎直的樣子”。根據字義,我們可以想象一隻饑餓的虎掉了毛,使其鬃毛豎直。

拆分部首和筆畫

饑虺的部首是虍(hū),它是一個獨立的偏旁部首,表示與老虎相關的事物。饑虺的拆分筆畫為13畫。

來源和繁體

饑虺最早出現在《爾雅》這本古代講究禮儀的詞典中,後來也在其他古代文獻中出現過。現代常用的簡化字形為饑虺,繁體字形為饑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饑虺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繁複,更接近于圖形。在古文中,饑虺的寫法為“飢虺”,其中“饑”是飢的古字形,表示饑餓,“虺”則表示虎。

例句

1. 小明餓得饑虺出沒,連續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2. 在大山裡迷失了三天,他的樣子已經餓得饑虺出現了。

組詞

饑寒交迫、虺虎添翼、饑腸辘辘

近義詞

餓虎撲食、火冒三丈

反義詞

心滿意足、得意洋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