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濟國的意思、濟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濟國的解釋

利國。謂對國家作出有益的貢獻。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退念古之受爵祿者,有異於此,皆以功勤濟國,輔主惠民。”《宋書·沉攸之傳》:“卿忘 廉 、 藺 、 寇 、 賈 之事邪?吾本以濟國治家,豈計彼此之升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濟國”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利國”,指對國家作出有益的貢獻。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濟”(本義為渡河、救助)和“國”組合而成,引申為通過實際行動使國家受益。例如三國時期曹植在《求自試表》中提到“功勤濟國”,強調以功勞勤勉輔佐國家。

  2. 發音與用法

    • 發音為jì guó(“濟”讀第四聲,而非第三聲)。
    •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政論性文本,如《宋書·沉攸之傳》中“吾本以濟國治家”,表達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治理理念。
  3. 延伸争議
    部分資料(如、4)提到“濟國”是公元前765年高句麗遺民在山東建立的國家,但此類說法來源權威性極低,且缺乏正史佐證,需謹慎參考。

建議:若需引用“濟國”的曆史國家含義,建議進一步查閱權威曆史典籍或考古研究以核實。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濟國是什麼意思

濟國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拯救國家、救濟國民,用于形容某個人或行為對于國家和人民起到了積極的救助、救濟和支持作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濟國這個詞的部首是氵(三點水)和冖(宀),其中氵表示水,冖表示覆蓋。它的總筆畫數為16筆。

來源和繁體

濟國一詞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獻中。它源于《莊子·外篇》的“救濟社稷,安定百姓”一句,後來成為了濟世救民的代名詞。在繁體字中,濟國的寫法為濟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濟國通常寫作“濟國”。其中,“濟”是由“水”和“齊”組成的,表示水流廣泛潤澤的意思;“國”則由“囗”和“玉”組成,表示圍繞國家的王室。兩個字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繪了拯救國家的情景。

例句

1. 他一直緻力于濟國救民的事業,被人民廣泛稱贊。

2. 這位慈善家在災難中捐贈了大量物資,積極濟國救災。

組詞

1. 濟民扶貧

2. 濟困扶危

3. 興邦濟世

4. 拯救國家

5. 救濟民衆

近義詞

1. 救國澳民

2. 挽國澳民

3. 扶危濟困

反義詞

1. 使國破滅

2. 害國澳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