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夜以继日。 唐 韩愈 《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慰夏孤》:“刺绣添灯,每伴读书过夜半;採蘩烹釜,更思继晷惜春残。”
(2).指上灯之时。 明 吕坤 《与总河刘晋川论道脉图》:“安得对案指图,自詰朝至於继晷,必豁然大同,无分毫扞格,亦平生一大快也!”
“继晷”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夜以继日
形容持续不断地工作或学习,不分昼夜。该含义源自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后成为“焚膏继晷”这一成语的出处,比喻勤奋不辍。
指上灯之时
古代用晷(日影)计时,当晷影消失(即日落)后,需点燃灯烛继续照明,因此“继晷”也代指夜晚点灯的时刻。
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典或相关文献来源。
《继晷》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是延续,继续。
《继晷》的部首是“纟”,笔画数为11划。
《继晷》是由纟和龟两个部分组成。纟象征着线,表示延续;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表示长寿和智慧。综合起来,表示延续时间,继续前进。
《继晷》的繁体字为「繼暉」。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以将《继晷》拆解为「紀維日」。其中「紀」表示记录、继承,「維」表示延续,「日」表示时间。
1. 我将继续努力,继晷前进。
2. 继晷他人的努力,我们要珍惜。
1. 继续:延续、连续。
2. 继任:接替、继承职务。
延续、持续、继续。
中断、停止、终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