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奉的意思、寄奉的詳細解釋
寄奉的解釋
敬辭。謂通過郵遞奉呈。 魯迅 《書信集·緻王志之》:“家兄囑代彙洋貳拾元,今由郵局寄奉,希察收。”
詞語分解
- 寄的解釋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懷。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蟲。 托人傳送,特指由郵局傳遞:寄信。寄錢。 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子。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
網絡擴展解釋
“寄奉”是一個漢語敬辭,主要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表示通過郵寄方式恭敬地遞送物品或信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詞義:通過郵遞方式恭敬地呈送或交付(物品、款項等)。
- 構成:由“寄”(托付、遞送)和“奉”(恭敬地給予)組合而成,強調動作的禮貌性。
用法與語境
- 敬辭屬性:多用于對收件人表示尊重的場景,如書信、公文等正式交流。
- 曆史用例:魯迅在《書信集·緻王志之》中曾使用:“今由郵局寄奉,希察收”,體現其傳統用法。
注意事項
- 現代適用性:當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特定書面場景(如傳統禮儀文書)。
- 與近義詞區别:不同于普通“寄送”,隱含對收件方的敬意,類似“呈送”但強調郵寄方式。
“寄奉”是兼具動作與敬意的複合詞,適用于需表達謙恭态度的郵寄場景。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魯迅書信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奉
寄奉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寄把東西送到,委托給他人保管;二是指把貢品、禮品送到官府或供奉神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寄奉的部首是宀(mián)和奉(fèng),分别是上面的三點和下面的八點組成。根據拆分的結果,它的總筆畫數是十一畫。
來源
寄奉一詞來源于《漢書·周行傳上》:“寄賈人給孔氏,奉書請孔子曰”。這裡的“寄賈人”指的是寄送使者,一詞由此而來。
繁體
寄奉的繁體寫法為「寄奉」,保留了字形和結構的基本特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寄奉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漢字的形态差别不大,隻是有些部分的變體可能不同。
例句
1. 他寄奉了一封信給我,請我幫他照顧好房子。
2. 務必記得将這份貢品寄奉到皇宮。
組詞
寄托、奉獻、寄居、上奉、奉陪等
近義詞
送、傳達、呈送、進貢等
反義詞
接收、保留、拒絕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