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夜的意思、節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夜的解釋

(1).指年夜。年節的夜晚。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偏安佚豫》:“禁中以臘月二十四日為小節夜,三十日為大節夜,呈女童驅儺,妝六丁六甲之類,大率如《夢華録》所載。”

(2). 江 南舊俗稱冬至夜為節夜。 清 顧祿 《清嘉錄·冬至大如年》:“又 江 震 《志》皆雲:‘邑人最重冬至節。前夕,名節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節夜是漢語中對農曆除夕(即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的古稱,特指辭舊迎新的重要時刻。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詞源與結構

“節”指年節時序的分界點,“夜”強調特定時刻。該詞凸顯除夕作為年度更替關鍵節點的屬性。《漢語大詞典》明确記載:“節夜,即除夕。”

二、曆史民俗内涵

宋代文獻《東京夢華錄》卷十載:“至除日,禁中呈大傩儀……謂之‘埋祟’而罷。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于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印證“節夜”包含驅邪儀式(傩戲)、爆竹慶賀、通宵守歲三重民俗,象征辭舊迎新的文化儀式。

三、語義演變

該詞盛行于唐宋時期,後逐漸被“除夕”“年夜”等替代。明代《西湖遊覽志馀》仍見“節夜”用例:“十二月二十四日祀竈……至節夜,則煨爐焚香,合家共坐。” 現代方言如吳語區部分地方仍保留此稱,體現古漢語詞彙的活态傳承。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9卷第68頁
  2.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十,中華書局,2006年校注本,第744頁
  3. 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馀》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點校本,第346頁

網絡擴展解釋

“節夜”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和文化背景的詞彙,其含義主要分為兩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年節的夜晚(尤指除夕)
    指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夜晚,尤其是農曆除夕。例如,明代文獻《西湖遊覽志馀》記載,南宋皇宮将臘月二十四日稱為“小節夜”,三十日稱為“大節夜”。這一用法強調節日慶祝的核心時段。

  2. 江南舊俗中的冬至夜
    清代《清嘉錄》提到,江南部分地區(如蘇州、震澤)曾将冬至前一晚稱為“節夜”,并視冬至為重要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語。


二、用法與背景


三、常見誤區

需注意“節夜”與“節日夜晚”的區别:前者是特定曆史詞彙,後者是泛稱。例如,國慶節、中元節的夜晚不宜稱為“節夜”。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脂邊遐闡曜吃空舂谷出世丹字倒懸跌撲泛白返棹分絲析縷浮蟻負職阜滋感刺高升搞髒規卿希牧跪土地豪曹何從黑貂之裘泓宏後累谏草階陳幾政锟铻量揆連鴈厘改柳堤麗正門鸾辂明年納悶逆反心理逆先排中律謙道錢監鉗鎖秋田诠才末學礐盤三右馓子僧裘水螅踏謡邆睒瓦解星散猥奧下腳料險悍先親後不改纖悉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