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揭厉的意思、揭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揭厉的解释

谓高举而扬厉之。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及源流浸广,风云极致,虽发词遣句,未协风骚,而披林擷秀,揭厉良多。”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哀赠竟萧条,恩波延揭厉。” 杨伦 笺注:“延揭厉,言国恩之及,尚待高揭而扬厉之。”

涉渡。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故夫广大,从横难数;极深,揭厉难测。” 唐 王维 《燕子龛禅师》诗:“跳波谁揭厉,絶壁免捫摸。”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七月初六日……踰坳,抵来所涉 安灵 西堰,则水势汹涌,洵非揭厉所及。” 清 钱谦益 《鹤林法师塔铭》:“读吾之铭,其亦思褰裳而揭厉也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揭厉”是汉语中的古语词,原指涉水时根据水的深浅调整行为方式。《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载“深则厉,浅则揭”,其中“厉”指穿着衣服涉深水,“揭”指提起衣裳过浅水。这一表述后被引申为处世态度的象征:面对不同境遇时需审时度势,采取相应策略。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揭”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高举也”,本义是掀起、高举的动作;“厉”字在《尔雅》中训作“作也”,含有砥砺、严肃之意。二字组合形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意蕴,既包含行为层面的具体动作,又蕴含精神层面的自我修持。

在现代汉语研究中,“揭厉”常被用来指代两种极端的处世状态:一是指显扬而严正的态度,如明代王夫之《周易外传》所言“刚柔之揭厉”;二是指涉世深浅的智慧,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中曾援引此说解经。该词现多用于古代文献研究领域,日常口语中已鲜见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揭厉”是一个多义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语境理解,以下是主要解释:

  1. 高举而扬厉

    • 指高举某物并用力挥动,引申为宣扬、彰显之意。如唐代芮挺章在《国秀集·序》中用“披林擷秀,揭厉良多”形容对优秀诗文的推崇。杜甫《八哀诗》中“恩波延揭厉”则暗含对功绩的弘扬。
  2. 涉渡(特殊语境义)

    • 在汉代王充《论衡·须颂》中,“揭厉”指涉水过河,如“极深,揭厉难测”描述水深难渡的场景。
  3. 其他衍生用法

    • 《庄子·胠箧》中“揭箧担囊”的“揭”意为扛起,与“厉”(猛烈)组合可引申为强力揭露或承担重任。

注意:部分现代词典(如)将“揭厉”解释为“揭露真相”,此义项在权威古籍中未见直接例证,可能是近现代引申义,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百爪挠心鼻钩擦拳磨掌谄奉炒面俦列辞朝大净分巡福不盈眦干荫鲠介宫庸勾配咳声叹气横顺醮筵贾衅紧邻金苔踦颇旧文绢光狼窜联名麟瓶论兵马中关五南关男口年老体弱颞颥气疾啓佐取路散盘手不干净术鹄鼠尾帐四奸四目夙雠谈若悬河坛社铁树花开铁挣挣同逆土范抏弊危懔稳定文课文绉绉武貔无始无终五虚六耗无主下边瞎灯黑火香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