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玉名。《戰國策·秦策三》:“臣聞 周 有砥厄, 宋 有結緑, 梁 有懸黎, 楚 有 和 璞。此四寳者,工之所失也,而為天下名器。”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庶青萍、結緑,長價於 薛 卞 之門。” 宋 司馬光 《呈範景仁》詩:“璵璠懸黎已為寳,結緑豈得偏棄捐?”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我自己的玉石,人家要說是連城璧,要說是結綠、 和 璞,我怎得不高興。”
“結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結緑(jié lǜ)指一種美玉的名稱,屬于古代文獻中記載的珍貴玉石。該詞常見于曆史典籍和文學作品中,用以象征稀有、高貴的品質。
結緑不僅是玉石的名稱,更被賦予象征意義:
部分資料(如)提到“結緑”有“枝葉繁茂”的引申義,但此解釋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與其他詞彙混淆。建議以美玉名作為主要釋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戰國策》、李白文集等原始文獻。
結緑(jié lǜ)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花草灌木因受水分充足、溫度適宜等條件的影響而葉子變得綠色。
結緑的部首是“糸”(纟),總共有9畫。
結緑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就是“結”和“緑”這兩個字的組合。它是現代漢字的寫法,對應的繁體字為“結綠”。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就結緑而言,它的古代寫法可能是“結緑”。當然,這隻是一種假設,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因時代、地區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1. 春天來臨,花草開始結緑,園子變得更加美麗。
2. 經過這場雨,庭院裡的樹葉都結緑了。
1. 結滿緑葉
2. 緑樹成蔭
3. 緑草如茵
1. 發綠
2. 蔥綠
3. 青翠
1. 枯黃
2. 萎蔫
3. 枯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