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捷捷的意思、捷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捷捷的解釋

(1).舉動敏捷貌。《詩·大雅·烝民》:“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孔穎達 疏:“舉動敏疾之貌。行者或苦於役,則行動遲緩,故言捷捷,以見其勸樂於事也。”

(2).貪食貌。引申指貪得。《孔子家語·五儀》:“ 哀公 問於 孔子 曰:‘請問取人之法。’ 孔子 對曰:‘事任於官,無取捷捷,無取鉗鉗,無取啍啍。捷捷,貪也。’” 王肅 注:“捷捷而不已食,所以為貪也。”

巧言貌。《詩·小雅·巷伯》:“捷捷幡幡,謀欲譖言。” 陸德明 釋文:“捷捷,讀如字,又音妾。”《舊唐書·文苑傳下·唐次》:“便便可以動心,捷捷可以亂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捷捷”的漢語詞典釋義

“捷捷”是一個古漢語疊音詞,主要含義如下:

  1. 頻繁、敏捷之貌

    形容動作輕快、頻繁或往來迅疾的狀态。

    例證:

    《詩經·小雅·巷伯》:“捷捷幡幡,謀欲谮言。” 此處的“捷捷”形容讒言者往來頻繁、行動輕佻之态。

  2. 拟聲詞

    模拟物體摩擦或細碎動作的聲音,常見于古籍。

    例證:

    《詩經·大雅·烝民》:“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鄭玄箋注:“捷捷,猶跄跄也。” 形容行人步履匆匆之聲。

  3. 引申為巧言善辯

    因“捷”本義含“快速、靈巧”,疊用後可指言語伶俐(多含貶義)。

    例證:

    清代朱彜尊《曝書亭集》:“捷捷幡幡,口舌是煩。” 諷刺巧言令色之态。


權威來源參考

使用提示

“捷捷”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極少獨立使用,多出現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古籍的場景中。其核心語義始終圍繞“輕快、頻繁”展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動作、聲音或言語。

網絡擴展解釋

“捷捷”作為疊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其解釋綜合了古籍和語言學考據:

  1. 舉動敏捷貌
    源自《詩經·大雅·烝民》中的“征夫捷捷,每懷靡及”,孔穎達疏注為“舉動敏疾之貌”,形容行動迅速敏捷的狀态。例如形容士兵或勞動者高效勤勉的姿态。

  2. 貪食貌,引申為貪得
    見于《孔子家語·五儀》中孔子對“取人之法”的論述:“無取捷捷”,王肅注解釋為“捷捷而不已食,所以為貪也”,後引申為貪求無厭的性格特征。

  3. 巧言貌(含貶義)
    在《舊唐書·文苑傳》等文獻中,用“捷捷可以亂德”形容巧言令色、善于詭辯的言行。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詩經》《孔子家語》等古籍用例及曆代注疏,三個義項均屬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愛老魃虐寶犀鬓霜財神爺長詠巉嶻寵任春雲戳搭翠帱道帔達因繁禧分進高士耿鄧宮莊歸檔海北天南好交號諡鹘落湖澤檢扣積漲聚脣軍容使快悅闚園醪馔剌子禮訓羅告呂伊買快黣黑畞鐘赧愧拿賊見贓盤絡彭蜞偏指千頃起霸請告蜻蛚三元君上用笙鐘搜腸騰羞天涯地角鐵帚痛覺脫胎刓方爲圓蕪謬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