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界方的意思、界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界方的解釋

(1).鎮書紙的文具。一般為木制,也有用玉石、象牙、水晶等為材料的。 宋 周密 《武林舊事·車駕幸學》:“内官進書案聽宣,以經授執經官,進于案上……内官進牙界方。” 宋 杜绾 《雲林石譜·菜葉石》:“ 漢州郡 菜葉玉石出深水……土人澆沙水,以鐵刃解之成片,為響版或界方壓尺。”《水浒傳》第五一回:“鑼聲響處,那 白秀英 早上戲臺,參拜四方……拍下一聲界方,念了四句七言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織成》:“生起拜辭,王者贈黃金十斤,又水晶界方一握。”

(2).即戒方。舊時塾師對學生施行體罰時所用的小木闆。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職掌紀略》:“凡背書不過,寫字不堪……其餘小事,輕則學長用界方打,重則于聖人前罰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界方”一詞的含義需要結合不同文獻資料進行綜合解釋,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類用法:

一、實物工具類

  1. 鎮紙文具(主要用途)
    指古代用于壓平紙張的條狀工具,材料多為木質,也有玉石、象牙、水晶等高級材質。例如宋代文獻記載,皇帝視察學堂時,官員會呈上“牙界方”(象牙制)作為禮儀用具。這一用途在《水浒傳》《聊齋志異》等文學作品中也有提及。

  2. 私塾體罰工具(衍生用途)
    明清時期,“界方”被用作戒尺的别稱,即私塾先生懲罰學生的小木闆。據明代《酌中志》記載,學生若背書不過關或字迹潦草,輕則被“界方打”,重則罰跪。


二、成語類(存争議)

少數詞典(如)将其定義為成語,表示“行為受限于特定範圍或方向”。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文學作品中,可能與現代對詞語的引申解讀有關,需謹慎使用。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界方》的意思

《界方》這個詞指的是界限所在的方位。它可以表示某個地方或事物的邊緣或範圍。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界方》這個詞的部首是“田”,其拆分為“田”和“方”兩個部分。它總共有10畫。

來源

《界方》這個詞是由田字旁與方字旁組成的。田字象征土地邊界,方字則代表方位。結合在一起,表示界限所在的方位。

繁體

繁體字為「界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些許變化。根據古代的記載,古時候寫作「界旁」,表示同樣的意思。

例句

1. 這塊地的界方是用石頭圍起來的。

2. 我們需要明确規定制定這個政策的界方。

組詞

界限、方位、方向、方角、界石

近義詞

界限、界址、劃定

反義詞

開放、無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