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蹐地局天的意思、蹐地局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蹐地局天的解釋

語出《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後以“蹐地跼天”形容戒慎小心。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請上尊號第二表》:“蹐地跼天,不勝大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蹐地局天”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í dì jú tiān,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戒慎小心、極度謹慎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出處

  1. 經典來源
    該成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局”指蜷縮身體,“蹐”指小步行走),原意是表達對天地的敬畏,後引申為行事謹慎。

  2. 曆史引用
    唐代白居易在《為宰相請上尊號第二表》中曾用“蹐地局天,不勝大願”,進一步強化了其“謹慎謙卑”的語境。


二、含義解析


三、常見誤讀


四、用法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原文或白居易文集(來源:、6、8)。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蹐地局天》的意思

《蹐地局天》是一個成語,意指步行時地勢平穩,行路得心應手,仿佛穩步邁向天空。它象征着人們在奮鬥和行進中勢如破竹,輕而易舉地克服困難,達到成功。

拆分部首和筆畫

《蹐地局天》的拆分部首為“足”和“地”。它的總筆畫數為23畫。

來源

《蹐地局天》最早見于《韓非子·說林》:“士蹐地局天,足蹋四海。”這句話中的“蹐地局天”形容了士人行走自如,遊刃有餘的境地。

繁體

繁體字為《蹾地局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蹾地局天》。

例句

他在工作上蹐地局天,輕松地處理了一系列複雜的問題。

組詞

蹐步、蹐地、局地、渾水摸魚。

近義詞

如履平地、行雲流水、步履不停。

反義詞

困境四伏、萬難重重、步履維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