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蹐地局天的意思、蹐地局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蹐地局天的解釋

語出《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後以“蹐地跼天”形容戒慎小心。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請上尊號第二表》:“蹐地跼天,不勝大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蹐地局天”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處境艱難窘迫,行動小心謹慎,惶恐不安。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釋義

    指行走時腳步輕小(蹐地),蜷縮身體不敢伸展(局天),比喻處境困頓危殆,言行極度謹慎戒懼。語出《詩經·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後濃縮為“局天蹐地”或“蹐地局天”,含義相同。

  2. 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蹐”指小步輕走,雙足緊挨地面行走;“局”通“跼”,指彎腰屈身。字面意為行走時不敢邁大步、身體不敢挺直。
    • 引申義:形象地描繪了人在巨大壓力或險惡環境下,極度恐懼、壓抑,處處受限,動辄得咎的狀态。強調生存空間的逼仄和心理上的畏縮。
  3. 出處與典故

    直接源自《詩經·小雅·正月》名句:“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詩人借天高地厚反襯自身處境之危,表達在亂世中如履薄冰的憂懼。

  4. 語法與結構

    屬并列結構成語,“蹐地”與“局天”對仗工整,通過具體動作(小步行走、蜷縮身體)生動傳達抽象的心理狀态(恐懼、窘迫)。

參考資料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商務印書館(權威釋義)
  2. 《漢語大詞典》網絡版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詳細出處與書證)
  3. 《國學大師》成語詞典 - 收錄經典文獻用例(語法結構與用法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蹐地局天”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í dì jú tiān,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戒慎小心、極度謹慎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出處

  1. 經典來源
    該成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局”指蜷縮身體,“蹐”指小步行走),原意是表達對天地的敬畏,後引申為行事謹慎。

  2. 曆史引用
    唐代白居易在《為宰相請上尊號第二表》中曾用“蹐地局天,不勝大願”,進一步強化了其“謹慎謙卑”的語境。


二、含義解析


三、常見誤讀


四、用法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原文或白居易文集(來源:、6、8)。

别人正在浏覽...

隘隘亨亨背鐍飙發電舉不務正業測恩鬯然朝晡齒歲大街小巷點收點一點二獨任阏絕廢失風魚負償賦食公職固定詞組毂绾焊栅號噭號啕大哭槐掖剿撫兼施接續晶滢窘蹙課治曠無立政鸾幰陸凱貴盛芒羊眉面美芹之獻閩南話腦門兒攀橑乾巴牆頭馬上岐黃家岨固趨侍榮光茹苦含辛聖小兒世代簪纓失怙詩境瘦客收纜首引俗談同德協力猥鄙委裘無線電通信賢輔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