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及第花的意思、及第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及第花的解釋

杏花的别名。 唐 鄭谷 《曲江紅杏》詩:“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 清 梁章鉅 《楹聯三話·女校書朱玉聯》:“ 趙甌北 先生,重赴鹿鳴宴,常主其家, 朱玉 乞先生贈楹聯,時 玉 有徵蘭之信,先生手揮一聯應之雲:‘憐卿新種宜男草,愧我重看及第花。’一時傳為佳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及第花”是漢語中的一個傳統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及第花”指杏花的别名,源自中國古代科舉文化。這一名稱的由來與科舉考試時間相關:每年進士考試在春季舉行,正值杏花開放,因此杏花被賦予“及第花”的稱號,寓意考試成功、金榜題名。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1. 科舉制度關聯
    古代科舉考試中,“及第”指考生通過考試獲得功名。杏花因開放時間與科舉發榜時間重合,成為士子慶賀及第的象征。考生常佩戴杏花或将其裝飾于衣物上,以表達對功名的期許。

  2. 詩詞中的意象
    唐代詩人鄭谷在《曲江紅杏》中寫道:“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将杏花與科舉及第的喜悅直接關聯。清代梁章鉅的楹聯“愧我重看及第花”也延續了這一文化意象。

三、現代使用場景

現今“及第花”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讨論中,例如:

四、擴展說明

需注意,部分網絡資料(如)将“第花”誤作其他花卉的别稱,但根據權威文獻,“及第花”特指杏花,與科舉文化綁定,未指向其他植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曲江紅杏》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及第花

「及第花」是一個成語,表示考試及格或者取得學術、科舉等方面的成功。下面将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及第花」包含兩個漢字:「及」和「第」。其中,「及」的拆分部首是「又」,總共有3畫;「第」的拆分部首是「竹」,總共有11畫。

來源

「及第花」來源于古代科舉考試中的一種标志,當考生通過考試時,會有人贈送他花朵以示慶祝。這種花叫做「及第花」,因此成為表示考試及格或者取得學術等方面的成功的成語。

繁體

繁體字「及第花」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及第花」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比略有不同。其中,「及」字的上半部分是「㇏」,下半部分是「㇔」,總共3畫;「第」字的上半部分是「㇐」,下半部分是「㇚」,總共11畫。

例句

他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學習,終于考上大學,真是開心得像朵盛開的及第花。

相關組詞

相關組詞有:及格、及第、花、考試、取得成功。

近義詞

近義詞有:及時獲得成功,考中。

反義詞

反義詞有:落第,不及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