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及第花的意思、及第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及第花的解釋

杏花的别名。 唐 鄭谷 《曲江紅杏》詩:“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 清 梁章鉅 《楹聯三話·女校書朱玉聯》:“ 趙甌北 先生,重赴鹿鳴宴,常主其家, 朱玉 乞先生贈楹聯,時 玉 有徵蘭之信,先生手揮一聯應之雲:‘憐卿新種宜男草,愧我重看及第花。’一時傳為佳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及第花是漢語中對紫薇花的雅稱,特指其花期與古代科舉放榜時間重合的文化象征。以下從詞義、文化淵源及植物特性三方面解析:


一、基礎釋義

及第花專指紫薇(學名:Lagerstroemia indica),因“及第”意為科舉應試中選,“花”代指植物。該名稱源于紫薇花期(6-9月)恰逢唐宋時期科舉發榜之時(通常為秋季),故被賦予“科舉得中”的吉祥寓意。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卷)收錄“及第花”詞條,明确其指代紫薇及文化關聯;《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亦将“及第花”列為紫薇别稱。


二、文化内涵

  1. 科舉象征

    唐代起,紫薇因花期長,被稱作“百日紅”,與科舉學子“十年寒窗”終得功名的曆程呼應。北宋《全唐詩話》載:“紫薇花開,狀元及第”,直接關聯花期與金榜題名。

    來源:宋代筆記《全唐詩話·卷五》(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官署雅稱

    唐代中書省因遍植紫薇,别名“紫薇省”,官員稱“紫薇郎”。白居易詩雲:“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強化了紫薇與仕途的關聯。

    來源:《新唐書·百官志》記載中書省植紫薇傳統;白居易《紫薇花》詩收錄于《全唐詩》卷四百四十二。


三、植物學特征

紫薇為千屈菜科落葉灌木,特點包括:


結論

“及第花”以紫薇的物候特征為基底,深度融合科舉文化,成為漢語中兼具自然屬性與人文象征的獨特詞彙。其釋義需兼顧植物實體(紫薇)與文化隱喻(科舉及第)雙重維度。

網絡擴展解釋

“及第花”是漢語中的一個傳統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及第花”指杏花的别名,源自中國古代科舉文化。這一名稱的由來與科舉考試時間相關:每年進士考試在春季舉行,正值杏花開放,因此杏花被賦予“及第花”的稱號,寓意考試成功、金榜題名。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1. 科舉制度關聯
    古代科舉考試中,“及第”指考生通過考試獲得功名。杏花因開放時間與科舉發榜時間重合,成為士子慶賀及第的象征。考生常佩戴杏花或将其裝飾于衣物上,以表達對功名的期許。

  2. 詩詞中的意象
    唐代詩人鄭谷在《曲江紅杏》中寫道:“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将杏花與科舉及第的喜悅直接關聯。清代梁章鉅的楹聯“愧我重看及第花”也延續了這一文化意象。

三、現代使用場景

現今“及第花”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讨論中,例如:

四、擴展說明

需注意,部分網絡資料(如)将“第花”誤作其他花卉的别稱,但根據權威文獻,“及第花”特指杏花,與科舉文化綁定,未指向其他植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曲江紅杏》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巴鬥百兩材料漕藏闖過撮俏大街小巷笛床第十二夜斷碣恩絕義斷翻簧飛辔鳳蓋鳳麟膠風逸符繻賦職過給蝈蝈虎而冠簡便江津井邑田金天氏吉星曠樣寬皮話拉蔔楞寺冷汗遼東隺賣兒貼婦泯亂墨三郎内祠濘泥佞險歐蘇平地風波平泉僑氓青連錢勤母棄之度外三親三雄僧伽羅人詩林谥名肅拜檀府貪主讨征踏雨天牕彤車退官土賊違命侯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