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及第花的意思、及第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及第花的解释

杏花的别名。 唐 郑谷 《曲江红杏》诗:“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清 梁章鉅 《楹联三话·女校书朱玉联》:“ 赵甌北 先生,重赴鹿鸣宴,常主其家, 朱玉 乞先生赠楹联,时 玉 有徵兰之信,先生手挥一联应之云:‘怜卿新种宜男草,愧我重看及第花。’一时传为佳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及第花是汉语中对紫薇花的雅称,特指其花期与古代科举放榜时间重合的文化象征。以下从词义、文化渊源及植物特性三方面解析:


一、基础释义

及第花专指紫薇(学名:Lagerstroemia indica),因“及第”意为科举应试中选,“花”代指植物。该名称源于紫薇花期(6-9月)恰逢唐宋时期科举发榜之时(通常为秋季),故被赋予“科举得中”的吉祥寓意。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卷)收录“及第花”词条,明确其指代紫薇及文化关联;《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亦将“及第花”列为紫薇别称。


二、文化内涵

  1. 科举象征

    唐代起,紫薇因花期长,被称作“百日红”,与科举学子“十年寒窗”终得功名的历程呼应。北宋《全唐诗话》载:“紫薇花开,状元及第”,直接关联花期与金榜题名。

    来源:宋代笔记《全唐诗话·卷五》(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官署雅称

    唐代中书省因遍植紫薇,别名“紫薇省”,官员称“紫薇郎”。白居易诗云:“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强化了紫薇与仕途的关联。

    来源:《新唐书·百官志》记载中书省植紫薇传统;白居易《紫薇花》诗收录于《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二。


三、植物学特征

紫薇为千屈菜科落叶灌木,特点包括:


结论

“及第花”以紫薇的物候特征为基底,深度融合科举文化,成为汉语中兼具自然属性与人文象征的独特词汇。其释义需兼顾植物实体(紫薇)与文化隐喻(科举及第)双重维度。

网络扩展解释

“及第花”是汉语中的一个传统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及第花”指杏花的别名,源自中国古代科举文化。这一名称的由来与科举考试时间相关:每年进士考试在春季举行,正值杏花开放,因此杏花被赋予“及第花”的称号,寓意考试成功、金榜题名。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

  1. 科举制度关联
    古代科举考试中,“及第”指考生通过考试获得功名。杏花因开放时间与科举发榜时间重合,成为士子庆贺及第的象征。考生常佩戴杏花或将其装饰于衣物上,以表达对功名的期许。

  2. 诗词中的意象
    唐代诗人郑谷在《曲江红杏》中写道:“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将杏花与科举及第的喜悦直接关联。清代梁章鉅的楹联“愧我重看及第花”也延续了这一文化意象。

三、现代使用场景

现今“及第花”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讨论中,例如:

四、扩展说明

需注意,部分网络资料(如)将“第花”误作其他花卉的别称,但根据权威文献,“及第花”特指杏花,与科举文化绑定,未指向其他植物。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引用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曲江红杏》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拜章悲欢褊性愊亿簸荡伯乐一顾残棋成列城圈赤棍筹子传真盗明得代彫轸恶意妇人醇酒绀殿果儿鼓征呼瓝魂飞胆裂护梯硷蓬监市履狶戒戢锦弢吉巳眷酬亏蔽窥望困而学之理赏沦洄瞒天席地莫明其妙磨莹杻锁凭空颇缘弃薄崎峗权豪势要屈戌儿屈漾神虎神医石菌诗屋首乱酸浆太行山绿化工程呫嗫铜雀砚莞尔猬起鸡连无形资产香消玉损豨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