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學會一種技能,勝于積財千萬。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夫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廕,當自求諸身耳。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出自北齊顔之推的《顔氏家訓·勉學》,其核心含義是強調技能的重要性遠勝于財富積累。以下是詳細解釋:
積蓄千萬財産,不如掌握一門技藝(“伎”通“技”,指技能)。這句話通過對比財富與技能的價值,指出財富可能消耗殆盡,但技藝能為人提供持久的生存保障。
技能為立身之本
顔之推認為,即使家財萬貫,也可能因變故流失;而掌握一門技藝(如讀書、手工藝等),則能終身受益。他提到:“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唯有自身能力才是安身立命的根基。
古代教育觀的體現
成語反映了古代對教育和實用技能的重視。顔之推在《勉學》中批評世人“不肯讀書”,将其比作“求飽而懶營馔,欲暖而惰裁衣”,強調讀書學習是最易掌握且可貴的技能。
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成語至今仍有現實意義:在職業規劃或教育子女時,培養能力比單純積累物質財富更重要。技能不僅能創造財富,還能提升個人價值和社會適應性。
此成語通過簡潔的對比,揭示了技能與財富的本質區别,倡導以能力為根本的生存智慧。其思想貫穿古今,既是顔氏家訓的精華,也對當代人具有指導意義。
這句話意思是說,積攢千萬財富不如掌握一項技能更有價值。
《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的拆分部首是秋、貝、千、彡、巾、灬、土、在、扌、身,總共10個部首。
根據常用字部首查詢系統,拆分部首可以得到以下筆畫順序:10、4、3、3、9、5、3、6、4、10。
這句話的來源是《左傳·僖公十一年》:“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在繁體中,這句話的字體為「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
在古時候,這句話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尤其是在漢字的形狀和結構方面。但是,字的意思和表達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
這句話可以用于例句,如:他放棄了高薪工作,選擇學習音樂,證明了“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的道理。
與這句話相關的組詞有:積蓄、財富、發財、技能、才藝等。
近義詞:不以財富為重、知識和技能勝過財富。
反義詞:財富比技能更重要、財富至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