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在家庭環境中,通過日常互動、言傳身教等方式,對未成年人進行道德、智力、情感、生活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育和引導。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基本概念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始于孩子出生甚至胎兒期,貫穿個體成長的各個階段。它不僅包括父母對子女的教導,也涵蓋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影響(如祖父母參與教育)。
教育主體
主要實施者為父母或年長家庭成員,受教育者以未成年子女為主,也包括其他年幼成員(如孫輩)。
教育目标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等,同時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文化。
具體範疇
基礎性與持續性
家庭教育是學校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具有終身性特點,尤其在嬰幼兒階段起奠基作用。
互動性與社會性
強調親子雙向互動,并受社會文化、時代背景影響。例如,現代家庭教育更注重平等溝通而非單向灌輸。
法律責任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人,需通過科學方法引導孩子成長。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政策文件或教育類專著。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對子女進行的教育和培養。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于孩子的成長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宀、豕、豐部,共8畫);教(攴、孝、⺍部,共11畫);育(肉、又、⺼部,共5畫)
“家庭教育”一詞由家、教、育三個字組成,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是指在家庭中進行的教育活動。
家庭教育(繁體:家庭敎育)
家(宀、豕、豐部,共8畫);教(孝、攴部,共9畫);育(⺼部,共4畫)
1.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2.父母應該重視家庭教育,給予孩子正确的引導和教育。
1.家教
2.家風
3.教育
4.家長
1.家庭培訓
2.家庭教導
3.親子教育
1.學校教育
2.社會教育
3.自我教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