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wing and reaping] 農事的總稱。春耕為稼,秋收為穑,即播種與收獲,泛指農業勞動
士爰稼穑。——《書·洪範》
天下晏然,民務稼穑。——《漢書·高後紀贊》
(1).耕種和收獲。泛指農業勞動。《書·無逸》:“厥父母勤勞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孟子·滕文公上》:“ 後稷 教民稼穡。”《史記·貨殖列傳》:“好稼穡,殖五穀。” 唐 薛存誠 《膏澤多豐年》詩:“候時勤稼穡,擊壤樂農功。”
(2).指農作物;莊稼。《詩·大雅·桑柔》:“降此蟊賊,稼穡卒癢。” 朱熹 集傳:“又降此蟊賊,則我之稼穡又病,而不得以代食矣。” 唐 儲光羲 《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詩:“林晚鳥雀噪,田秋稼穡黃。”
“稼穑”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讀音與字形
本義與引申義
曆史演變與文化意義
現代用法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證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漢典》《詩經》等來源。
《稼穑》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農田的耕種和收獲,通常用來形容農業的生産活動。
《稼穑》由兩個部首組成:禾部和穴部。
禾部是指稻谷這類作物的部首,穴部代表土壤。
《稼穑》一共有16個筆畫。
《稼穑》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農民們利用土地耕種種植谷物,然後收獲、儲存和食用。
《稼穑》的繁體字為「稼穫」。
在古時候,「稼穑」的寫法有所不同。稼字比現代的「稼」更加簡化,由「禾」和「甲」組成。穑字由「禾」和「匍」組成。
1. 農民們一整年辛勤勞作,終于在秋天的時候可以豐收稼穑。
2. 他飽經風霜,但這一切的努力終于得到了稼穑的結果。
1. 稼谷:指農作物的莊稼。
2. 穑季:指收獲的季節。
1. 農耕:指進行農田耕作的活動。
2. 農作:指農民進行的種植和耕作。
1. 荒蕪:指土地貧瘠、無法耕種的狀态。
2. 衰退:指農業生産逐漸減弱或變得不景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