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交子的意思、交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交子的解釋

宋 代發行的一種紙币,可以兌現,便于流通。初由民間發行。 天聖 元年,改由政府發行。《宋史·食貨志下三》:“交子之法,蓋有取於 唐 之飛錢。 真宗 時, 張詠 鎮 蜀 ,患 蜀 人鐵錢重,不便貿易,設質劑之法,一交一緡,以三年為一界而換之。六十五年為二十二界,謂之交子。”《文獻通考·錢币二》:“﹝ 宋 ﹞初, 蜀 人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人十六戶主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交子是中國北宋時期出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币,其含義和演變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交子是宋代四川地區發行的紙質貨币,初期為民間流通的信用憑證,後由政府統一發行。名稱中的"交"指交換憑證,"子"源自鐵錢與紙币的母子相權關系,即紙币為"子"、鐵錢為"母"。

二、曆史背景

  1. 産生原因:四川流通鐵錢,單匹絹交易需90-100斤鐵錢(約45公斤),攜帶極為不便。
  2. 民間階段:約公元994-1023年,成都16家富商聯合發行私交子,以楮紙印刷防僞标記,面值對應存儲的鐵錢數額。
  3. 官辦階段:1023年宋仁宗設立"益州交子務",正式将發行權收歸官方,确立三年一界的兌換制度。

三、運作機制

四、曆史意義

作為全球最早的法定紙币,比歐洲1661年瑞典銀行券早600餘年。其"裂紙為币"的創新,标志着信用貨币體系的誕生,對後世會子、元明寶鈔等紙币制度産生深遠影響。

(注:完整考據可參考謝元魯《交子名稱含義再考釋》等學術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交子》這個詞的意思

《交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交付的憑證”或“票根”。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交子》的部首是“亠”和“父”,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

《交子》一詞最早出現于司馬遷所撰的《史記·貨殖列傳》中,用以描述古代商販販賣和交換商品時所使用的憑證。

繁體

繁體字中,《交子》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交子》的構字方法和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我買了一張火車票,這就是我的交子。

2. 他将貨物交給了對方,并收到了一張交子。

組詞

1. 交付:指交給他人并付出。

2. 交換:指相互交流、交易。

3. 交易:指進行商品、金錢等的交換。

近義詞

1. 憑證:指供作證明或憑借的物品。

2. 票據:指用于記載借款、交換或買賣等交易的憑證。

反義詞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