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正的意思、教正的詳細解釋
教正的解釋
指教糾正。把自己的作品送給别人看時的套語。 清 恽敬 《答俪笙尚書書》:“先生當代大君子,乃肯垂念愚鄙之夫所不足者而教正之。” 許傑 《談諷刺》:“草草書此,尚祈賢明教正。”
詞語分解
- 教的解釋 教 à 指導,訓誨:教習。教頭。教正。教師。教導。管教。請教。教學相長。因材施教。 使,令:風能教船走。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姓。 學 教 ā 傳授:教課。你教給我做。 學 筆畫
- 正的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網絡擴展解釋
“教正”是一個漢語謙辭,常用于将自己的作品贈予他人時,請求對方給予指點和糾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核心含義:指請求他人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指導、批評或修正,帶有謙遜态度。例如在書籍、文章扉頁标注“敬請教正”,即希望讀者提出意見。
- 詞源構成:由“教”(教導)和“正”(糾正)并列組成,強調“指導”與“修正”的雙重含義。
2.使用場景
- 書面客套語:多用于學術著作、文學作品的贈予場景,如《儒林外史》中“霞士道兄教正”即典型用例。
- 謙遜表達:體現作者對受贈者的尊重,如“草草書此,尚祈賢明教正”(許傑《談諷刺》)。
3.近義詞與區别
- 近義詞:“指正”“斧正”“賜正”,均含請求指導之意。
- 區别:“教正”更側重系統性指導,而“斧正”偏向大刀闊斧的修改(多用于文字作品)。
4.典型用例
- 清代恽敬在書信中寫道:“乃肯垂念愚鄙之夫所不足者而教正之”,體現傳統文人交往禮儀。
- 現代用法示例:“送上拙著一冊,敬希教正”。
5.注意事項
- 屬于正式書面用語,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 需注意與“校正”區分,後者側重技術性修正(如文字校對),而“教正”強調内容指導。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用例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儒林外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教正
教正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包含"教"和"正"兩個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教"字的部首是"攴",共有11畫;"正"字的部首是"止",共有5畫。
來源
"教正"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初是指通過教育來使行為、态度或者思想等方面得到正确的引導和規範。
繁體
"教正"的繁體字為「教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對于"教正"的字形有所不同。而現代使用的标準字形是經過簡化和規範化後的。
例句
1. 我們要通過教正青少年的行為,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和道德觀念。
2. 這位老師非常注重對學生的教正,幫助他們樹立正确的價值觀。
組詞
教座、教員、正經、正确
近義詞
教導、教化、教育、引導
反義詞
誤導、堕落、歪曲、違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