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甂瓴的意思、甂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甂瓴的解釋

泛稱粗陋的陶質小盆小甕。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故不欲復舉熠熠以廁日月之間,拊甂瓴於洪鐘之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甂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綜合多個來源可得出以下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粗陋的陶質小盆小甕()。這類陶器通常質地簡單、形狀扁平,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例如晉代葛洪《抱樸子·嘉遯》提到“拊甂瓴于洪鐘之側”,比喻微小事物與宏大事物并置的對比()。

  2. 比喻義
    在部分權威來源中,“甂瓴”被引申為形容事物平坦、沒有起伏()。例如描述地勢平坦或文章、言辭缺乏變化。


二、讀音與争議


三、使用場景

  1. 實物描述: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學術讨論中,指代粗陶器皿()。
  2. 比喻表達:
    現代語境下較少使用,若用于比喻,需結合上下文明确其“平坦”或“普通”的引申義()。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抱樸子》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甂瓴(biàn líng)的意思

甂瓴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田野中的一塊平整的地面,通常在農田中用于晾曬莊稼或曬幹農作物。

甂瓴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甂瓴的拆分部首是瓦(wǎ)部,由五筆拼音為mi和gou組成。

甂的筆畫數為11畫,瓴的筆畫數為14畫。

甂瓴的來源

甂瓴一詞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寫法。

甂瓴的繁體

甂瓴的繁體字為甂瓴。

甂瓴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甂瓴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但主要是以繁體字甂瓴為基礎。

甂瓴的例句

1. 農民将莊稼攤晾在甂瓴上,以便曬幹。

2. 他在田地間鋪上一塊甂瓴,用來曬曬太陽。

甂瓴的相關詞彙

組詞:甂瓴地、甂瓴場、甂瓴晾曬。

近義詞:田地、平地。

反義詞:高山、陡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