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醮文的意思、醮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醮文的解釋

道教徒齋醮時祭告天帝的表文。 宋 沉遘 有《真宗皇帝忌日醮文》。 清 顧炎武 《北嶽辨》:“至 宋 之醮文碑記尤多,不勝録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醮文,又稱“青詞”或“綠章”,是中國道教齋醮科儀中使用的專用文書,是道士在舉行祭祀天神、祈福禳災等法事活動時,向神靈上奏的表章、祝文或疏文。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如下:

  1. 定義與核心功能:

    • 祭祀告神之文:醮文是道教儀式中溝通人神的重要媒介,是道士代表信衆或國家向神靈表達祈願、忏悔、謝恩或禀告事宜的正式文書。其根本目的在于“通神達意”,祈求神靈的庇佑、赦罪或賜福。
    • 齋醮科儀的核心組成部分:醮文是道教齋醮(設壇祭禱神靈的儀式)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儀式的不同環節(如啟壇、請神、上章、送神等)通常需要誦讀或焚化相應的醮文。
  2. 内容與用途:

    • 祈願: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消災解厄、延壽長生、子嗣繁衍、功名成就等。
    • 忏悔:為個人或集體所犯過錯向神靈忏悔,祈求赦免罪愆。
    • 謝恩:感謝神靈的恩賜與庇佑。
    • 禀告:向神靈報告重要事宜或祈求指引。
    • 驅邪禳災:祈求神靈驅除邪祟、平息災禍。
  3. 形式與文體特征:

    • 骈俪文體:醮文通常采用講究對仗、辭藻華麗的骈體文寫成,句式工整,多用四六句式,追求韻律和諧。
    • 格式固定:有相對固定的格式和套語,開頭常以“臣謹奏”或“伏以”等起首,結尾多用“謹詞”、“誠惶誠恐,稽首頓首”等。
    • 語言風格:語言莊重、典雅、恭敬,充滿宗教虔誠感,常使用道教特有的神名、仙境、典故和隱語。
    • 書寫與焚化:醮文需用朱筆書寫于特制的青藤紙上(故稱“青詞”),在儀式中誦讀後,最後通常要焚化,象征送達天庭。
  4. 曆史與文化意義:

    • 醮文在唐宋時期尤為興盛,不僅用于宗教儀式,也曾受到宮廷和士大夫階層的重視,曆史上許多文人(如白居易、蘇轼等)都曾撰寫過青詞。
    • 它是研究道教思想、儀式、文學以及古代社會信仰的重要文獻資料,反映了古人對神靈世界的認知和溝通方式。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醮文”是道教齋醮儀式中使用的特定文辭,主要用于祭告天帝或神靈,表達祈願或敬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醮文指道教徒在“齋醮”(一種設壇祭祀的儀式)時向天帝呈遞的表文,内容多為祈福、禳災或紀念。例如宋代沈遘的《真宗皇帝忌日醮文》和清代顧炎武提及的宋代醮文碑記,均屬此類文獻。

2.“醮”的多元含義

3.曆史與文獻

醮文在宋代已盛行,多刻于碑記,内容涉及帝王忌日、國家祭祀等。清代學者顧炎武在《北嶽辨》中提及宋代醮文數量衆多,顯示其曆史重要性。

4.現代應用

如今“醮文”一詞主要用于研究道教文化和古代文獻,部分傳統儀式中仍保留相關形式。


醮文的核心含義與道教祭祀緊密相關,兼具宗教與曆史文獻價值。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醮文案例,可參考《真宗皇帝忌日醮文》等古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騃呐八卦掌百衲琴擺棄北廷不揆梼昧車通醇備春煙村傭跌蕩不拘底墒豆藤頓纓咄嗟立辦風塵之聲分級救治附膻負學蓋鐘勾檢龜毛兔角詭容逭遁荒徼薦椎駕照極樂國進程精粗靜和金穴九截就列決賽胯夫嘹嘈離害鸾鳳俦緑核面生蠛子睥竊洽着耆民輕獧請事雀獻金環阮曲蠕活三真善熟韶武石碕霜橘王侯将相下次小的饷馌崄夷小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