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焦尾枯桐的意思、焦尾枯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焦尾枯桐的解釋

泛指良琴。《紅樓夢》第八6*九回:“雖不是焦尾枯桐,這鶴仙鳳尾,還配得齊整。”參見“ 焦尾琴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焦尾枯桐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焦尾枯桐”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一、主要含義:指代良琴(焦尾琴)

  1. 來源典故
    該詞源于東漢蔡邕制作“焦尾琴”的故事。據《後漢書》記載,蔡邕聽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聲音,識得良材,搶救出已燒焦尾部的桐木制成名琴。

  2. 詞語本義
    “焦尾”指琴的尾部有燒焦痕迹,“枯桐”代指制琴的優質桐木,合稱代指珍貴古琴。

  3. 文學用例
    《紅樓夢》第八九回中曾用“雖不是焦尾枯桐”形容琴的材質,印證其指代名琴的用法。

二、其他解釋:形容體弱病重(存疑)

部分現代詞典(如、3)提出該詞可比喻“人身體憔悴衰弱”,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經典文學作品,可能是現代衍生義或誤傳,需謹慎使用。

三、使用建議


注: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蔡邕傳》及《紅樓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焦尾枯桐》的意思

《焦尾枯桐》是一個成語,意為“前程迅速而又突然地結束”。形容某人或某事原本有很大的前途或發展空間,但卻無法延續,迅速地走到了盡頭。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焦尾枯桐》的三個字分别由:“火”、 “尾”、 “木”組成。

“火”是部首,讀音為“huǒ”,筆畫為4;

“尾”也是部首,讀音為“wěi”,筆畫為7;

“木”是部首,讀音為“mù”,筆畫為4。

來源和繁體

《焦尾枯桐》這個成語的出處來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愚公移山》這個故事。該故事講述了一個愚公為了開辟道路,決心移走位于家門口的兩座大山,盡管别人嘲笑他的愚蠢,然而他始終堅持不懈地堅持自己的理想。在故事的結尾,當大山終于移走時,愚公卻因年老體衰,在看到美麗的風景後不幸去世了。這裡的“焦尾枯桐”就是形容愚公的前程終止于此。

《焦尾枯桐》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焦尾枯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焦尾枯桐》成語寫法為:“焦尾枯桐”。

例句

他原本的事業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卻成了一棵《焦尾枯桐》。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焦急、焦慮、焦灼。

近義詞:前途堪憂。

反義詞:前途光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