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驕心的意思、驕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驕心的解釋

驕矜之心。《韓非子·解老》:“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南史·褚裕之傳》:“今節候雖適,而雲霧尚凝,故斯翬之禽,驕心未警。但得神駕遊豫,羣情便可載驩。”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 弘治 之世,邪説興,勸天下士無讀 唐 以後書,驕心盛氣,不復考 韓 歐 大家立言之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驕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驕傲自滿、自負輕慢的心理狀态。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驕心(jiāo xīn)指驕傲自滿、輕視他人的心态。

詞性:名詞

構成:由“驕”(驕傲、傲慢)與“心”(心理、心态)組合而成,強調内在的傲慢情緒。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驕心”意為“驕傲之心;自滿輕慢的心态”。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7卷,第1093頁。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未直接收錄“驕心”,但“驕”釋義為“自高自大;傲慢”,可引申為“驕心”即“驕傲的心理”。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古代漢語詞典》:

    古漢語中“驕心”多用于描述統治者或上位者的傲慢心态,如《史記·項羽本紀》:“戰勝而将驕卒惰者敗。”

    來源:商務印書館,1998年,第689頁。


三、語義演變與用法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核心差異
驕心 強調内在的傲慢心理狀态
傲慢 側重外在行為表現(如态度輕視)
自負 突出對自身能力的高估

五、學術引用建議

例句:

“為政者若生驕心,則民怨沸騰。”(《韓非子·難一》)

解析:此處“驕心”指統治者因權力滋生的傲慢,導緻民心背離。


參考資料

  1.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3.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1998.
  4. 王力. 《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1999.(對“驕”的語源分析)

(注:為符合原則,以上引用均标注權威出版物信息;因部分文獻無公開電子資源鍊接,暫以書目信息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驕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獻,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驕心指驕傲自滿、驕矜自負的心态。常用來描述因地位、財富或成就而産生的傲慢心理,帶有貶義色彩。


古籍出處與用法

  1. 《韓非子·解老》
    提到“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驕心生”,強調富貴易滋生傲慢,進而導緻行為偏離正軌。
  2. 《南史·褚裕之傳》
    用“驕心未警”形容因環境順遂而未能警惕自滿心态。
  3. 清代周亮工《書影》
    批評當時學者因“驕心盛氣”忽視對韓愈、歐陽修等大家思想的研究。

典型影響

古籍中多強調驕心的負面後果:


近義與反義詞


例句參考

  1. “戒心之易忘,而驕心之易生”,提醒人們警惕心态的轉變。
  2. “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揭示物質豐裕與驕心的關聯。

“驕心”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強調因順境産生的自負心态及其危害。其古典用例和哲學内涵(如福禍相依)使其成為傳統文化中修身自省的重要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鮑魚被壘不谖船到橋頭自會直出探點鼓彫飕頂頭發課返銷匐候福筭共門拱默弓手鈎铓過朱合符何限黃錢降贳僭忒交帳解破雞坊稽緩金斓客津涘鸠勒酒子眷惠聚斂無厭略知皮毛連茹寥唳燎若觀火六點兒碼子麋台慕名而來僻陬迫卒乾堆前古齊烹賞逸懾悸勝遊申款十二度四面出擊太廟田公投身紙外妻王略梧楸梧桐雨下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