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教師節的意思、教師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教師節的解釋

教師的節日。我國定為每年的九月十日。《人民日報》1985.1.23:“每年教師節前,各地都應檢查一次知識分子政策落實的情況,處理教師來信來訪的情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教師節是旨在肯定教師對教育事業貢獻的節日,其内涵可從定義、曆史演變和社會意義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定義與核心内涵

教師節是專為教育工作者設立的節日,中國将其定為每年9月10日,通過社會活動表達對教師的尊重與感謝。其核心在于弘揚“尊師重教”傳統,提升教師職業地位。


二、曆史演變

  1. 早期嘗試

    • 1931年:教育家程其保等人倡議将6月6日定為教師節(雙六節),呼籲改善教師待遇,但未獲官方承認。
    • 1939年:國民政府嘗試以孔子誕辰(8月27日)為教師節,推行效果有限。
  2. 正式确立

    • 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決議,将9月10日定為教師節,成為中國首個官方教師節。

三、社會意義

  1. 文化傳承
    源于西周“弟子事師,敬同于父”的傳統,強調尊師重道的精神延續。

  2. 現實價值

    • 提升教師地位:通過節日增強教師職業認同感,推動社會尊重知識與人才。
    • 促進教育發展:鼓勵公衆關注教育,助力國家人才培養與科學文化水平提升。

如需了解更多曆史細節或慶祝方式,可參考來源網頁(如、4、8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教師節及其意義

教師節是指為了表彰教育界人士在教育事業中作出的傑出貢獻,向教師們緻以崇高敬意和感謝的節日。它是一個紀念和尊重教師職業的日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教師節》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教、師、節。

其中,部首"教"出自左右結構,總計9個筆畫。”師“的部首是"⺙",在中間位置,共10個筆畫。”節“的部首是"⺶",在左邊位置,一共9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教師節一詞的來源于中國的文化傳統,起源于孔子的思想和他的教育理念。早在漢代,中國就有尊敬師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傳統節日。後來,*********首次将9月10日定為教師節,以表彰教育者的貢獻。在繁體字中,“教師節”幾個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教師節的字分别為“敎師節”。這是因為古代使用的字形和現代有所不同。

例句

1. 教師節是每年的9月10日。

2. 在教師節這天,學生們會向老師表達感激之情。

組詞

教導、師範、節日、教育、師生、教學、節氣、節奏、節約、節儉

近義詞

教育者日、教職工節、師德表彰日

反義詞

學生節、教育者謝恩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