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矯揉的意思、矯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矯揉的解釋

亦作“ 矯輮 ”。1.矯正;整饬。矯,使曲的變直;揉,使直的變曲。《易·說卦》:“坎……為矯輮。” 孔穎達 疏:“為矯輮,取其使曲者直為矯,使直者曲為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蹊要所司,職在鎔裁,櫽括情理,矯揉文采也。”《資治通鑒·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雲夢 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 清 盛楓 《盆花》詩:“蜿蜒蛟龍形,扶疏巖壑意……始信矯揉力,托根非其地。”

(2).故意做作。 宋 葉適 《中大夫趙公墓志銘》:“嗟乎!方公盛年,使其朋黨比周,矯揉以應虛譽,則何懼不用!” 清 陳田 《明詩紀事甲籤·太祖》:“ 太祖 嘗出禦製詩文以示詞臣,太子正字 桂彥良 即於上前大聲誦之琅然,左右驚愕。學士承旨 詹同 私戒之,上知之,謂曰:‘儒者事君,正當誠意,毋事矯揉也。’”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七篇:“緣欲使英雄兒女之概,備于一身,遂緻性格失常,言動絶異,矯揉之态,觸目皆是矣。”

(3).特指作品在文字形式上的過分雕琢,缺少真實内容。 明 朱鼎 《玉鏡台記·開場》:“古今詞傳,紛紛疊出,雕鎪矯揉,蟲技轟轟。”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無詞境,即無詞心。矯揉而彊為之,非合作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矯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綜合解釋,并結合不同語境下的用法:

一、本義及基本解釋

  1. 矯正與調整
    原指通過外力改變物體的形态,即“矯”為使彎曲變直,“揉”為使筆直變曲。這一含義源自《周易·說卦》“坎……為矯輮”,孔穎達注疏解釋為通過加工使材料符合需求。

  2. 文學創作中的修飾
    在文學批評中,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提到“矯揉文采”,指對文字進行雕琢和調整,以達到形式上的工整。


二、引申義與常見用法

  1. 刻意做作,不自然
    形容人為的、不真實的表現。例如,明代朱鼎批評文學作品“雕鎪矯揉”,指過度修飾而缺乏真情實感。

  2. 與成語“矯揉造作”的關聯
    成語“矯揉造作”進一步強化了負面含義,強調故意誇張、違背自然的狀态。如魯迅曾用此詞批評小說中刻意塑造的人物形象。


三、例句與使用場景


“矯揉”既可指物理或文學上的調整(中性),也常含貶義,強調刻意與虛假。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褒貶傾向。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矯揉造作”的詳細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矯揉》的意思

《矯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糾正、修正。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矢”和“柔”,意味着用剛強的力量去修補柔軟的東西。這個詞常常用來表示改正錯誤或是修正不當的行為或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矯揉》的部首是“矢”(shǐ),而它的總筆畫數是13畫。

來源和繁體

《矯揉》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如《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有“治風矯揉”之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字形演變的規律,可能存在一些不同的古時候的寫法。但對于《矯揉》這個詞,目前沒有找到它在古代的其他寫法。

例句

1. 他及時矯揉了自己過于激動的言辭,避免了進一步的争吵。

2. 這本書是為了幫助人們矯揉錯誤的觀念,以更好地應對挑戰。

組詞

矯正、矯健、矯情、矯悍

近義詞

修正、糾正、矯正、改正

反義詞

任性、固執、頑固、執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