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xtbook] 專門編寫的為學生學習用的書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專門為學生上課和複習而編寫的書。 冰心 《寂寞》:“有一天我因為找一本教科書,又翻出來了,母親哭了,我也哭了半天。”
教科書是教育領域中的核心概念,其含義和作用可從以下五個方面綜合闡述:
教科書(又稱課本、教材)是依據課程标準和教學大綱編寫的系統性教學用書,通常由教育機構或權威專家編寫,用于學校教育的知識傳授。它包含目錄、課文、習題、圖表等結構化内容,具有标準化和權威性特征。
該詞源于日本明治時期,1887年經黃遵憲《日本國志》傳入中國,1899年南洋公學首次系統提出編譯教科書理念。我國在2001年前實行統編教材制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獨家出版。
需遵循教育性(符合課程标準)、科學性(内容準确)、適切性(符合學生認知)三大準則。現代教科書更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約75%的新版教材增加了案例教學模塊。
注:完整曆史發展脈絡和編寫标準可參考、11的原始文獻。
教科書是指用于學校教育的重要參考書籍,包括各個學科的教材和輔助教材。它們是教師教學的基本工具,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
教:放一邊的手;科:竹子上的一拉。教科書一共有11個筆畫。
教科書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當時是用來指代武術、音樂等方面的教學書籍。後來,隨着現代教育體系的建立,教科書逐漸成為各個學科教學的重要工具。
教科書的繁體字形為「敎科書」。
在古代,「教科書」的發音和意思并沒有太大的差别,隻是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
1. 這本教科書提供了大量的知識和案例供我們學習。
2. 這些教科書包含了全面的教學内容,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至關重要。
教材、課本、參考書、教輔
教材、課本、教輔、參考書
非教材、非課本、非參考書、非教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