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校對的意思、校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校對的解釋

(1) [proof;proofread]∶對照原稿校準

(2) [proofreader]∶專門從事校對工作的人

詳細解釋

(1).根據定本核對抄本或根據原稿核對校樣,訂正差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著述·國學刻書》:“近年北監奏請重刊二十一史,陸續竣事,進呈禦覽,可謂盛舉矣,而校對鹵莽,訛錯轉多。”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命 朱珪 、 戈濤 、 盧文弨 、 翁方綱 等,校對於翰林院後堂東 寳善亭 内。” 巴金 《寒夜》五:“他隻是機械地一個字一個字校對着。”

(2).從事校對工作的人。如:他在報社當校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校對"是現代漢語中具有多重内涵的常用詞彙。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解釋,該詞讀作jiàoduì,包含三層核心語義:①核對文字材料是否符合原稿;②以專業标準檢查書刊錯誤;③從事文字勘誤工作的專業人員。在《辭海》第七版中,該詞可追溯至宋代校雠學傳統,指對典籍的比勘訂正,強調"校異同,正訛謬"的學術規範。

從語言發展史來看,"校對"經曆了從單純文字核驗到質量管控體系的演變。漢代劉向《别錄》記載的"校雠"概念,已包含對照版本、訂正錯漏等現代校對要素。至20世紀,隨着出版業機械化發展,該詞衍生出"責任校對""三校一讀"等行業标準流程(參見《出版專業實務·初級》2020年版)。

在應用領域方面,該詞主要涵蓋三個維度:出版行業指書刊印前審校,教育領域指試卷答案核查,影視制作中則涉及字幕與音軌的同步校正。根據全國校對研究會統計數據,專業校對人員需具備每分鐘辨識5000字符的速閱能力,以及掌握GB/T 14706-93《校對符號及其用法》等14項國家标準。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現代校對工作已突破傳統文字勘誤範疇。根據《數字出版校對規程》(CY/T 242-2022),電子文檔校對需同步檢測超鍊接有效性、多媒體元素適配性等數字内容屬性,形成"紙電同步校核"的新業态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校對”是一個多領域常用的術語,核心含義是“核對修正”,但在不同場景下有具體側重點:

  1. 文字領域的校對
    指對文稿、書籍、印刷品等進行逐字逐句的檢查,修正錯别字、标點錯誤、排版格式問題等。例如出版社在書籍印刷前,需經過三校三改流程,确保内容精準。此過程要求校對者具備文字敏感度和專業知識。

  2. 影視領域的校對
    涉及字幕時間軸校準、翻譯内容與畫面同步性檢查。比如影視劇字幕組需要校對字幕出現的時機是否與角色口型匹配,避免聲畫不同步。

  3. 生産制造領域的校對
    指對機械零件、模具等進行尺寸精度核驗,确保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例如汽車零部件生産過程中,質檢員使用千分尺等工具進行尺寸校對。

  4. 數據領域的校對
    涵蓋數據庫信息核驗、實驗數據複核等。科研人員在發表論文前,需對實驗數據進行多次校對以保證準确性。

校對流程的典型步驟:
① 初校:發現明顯錯誤;② 二校:細節精修;③ 核紅(終校):确認所有修改已正确落實。現代工作中常結合校對軟件(如黑馬校對)輔助人工,但語義理解、專業術語等仍需人工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霸軌巴黎和會暴作避羞擦擦裁慎常選雛兒蠢迪促漏得衷雕闌洞見肺腑斷弦再續度揆封鎖線鳳燭敷棻改試旱軍橫闊宏構皇考降屈缣衣見贈浃髓淪肌家支解人難得酒緑燈紅舉謡言刳艇攬事理境靈辄毛脈蒙憧妙操明名邳張遷排洽慶慶緜輕嘴人怕出名豬怕壯賞潛神棍身微言輕侍直水飯順變蘇李體同源異流頑滞未名五申三令鄉戶相門戶險句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