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校對的意思、校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校對的解釋

(1) [proof;proofread]∶對照原稿校準

(2) [proofreader]∶專門從事校對工作的人

詳細解釋

(1).根據定本核對抄本或根據原稿核對校樣,訂正差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著述·國學刻書》:“近年北監奏請重刊二十一史,陸續竣事,進呈禦覽,可謂盛舉矣,而校對鹵莽,訛錯轉多。”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命 朱珪 、 戈濤 、 盧文弨 、 翁方綱 等,校對於翰林院後堂東 寳善亭 内。” 巴金 《寒夜》五:“他隻是機械地一個字一個字校對着。”

(2).從事校對工作的人。如:他在報社當校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校對”是一個多領域常用的術語,核心含義是“核對修正”,但在不同場景下有具體側重點:

  1. 文字領域的校對
    指對文稿、書籍、印刷品等進行逐字逐句的檢查,修正錯别字、标點錯誤、排版格式問題等。例如出版社在書籍印刷前,需經過三校三改流程,确保内容精準。此過程要求校對者具備文字敏感度和專業知識。

  2. 影視領域的校對
    涉及字幕時間軸校準、翻譯内容與畫面同步性檢查。比如影視劇字幕組需要校對字幕出現的時機是否與角色口型匹配,避免聲畫不同步。

  3. 生産制造領域的校對
    指對機械零件、模具等進行尺寸精度核驗,确保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例如汽車零部件生産過程中,質檢員使用千分尺等工具進行尺寸校對。

  4. 數據領域的校對
    涵蓋數據庫信息核驗、實驗數據複核等。科研人員在發表論文前,需對實驗數據進行多次校對以保證準确性。

校對流程的典型步驟:
① 初校:發現明顯錯誤;② 二校:細節精修;③ 核紅(終校):确認所有修改已正确落實。現代工作中常結合校對軟件(如黑馬校對)輔助人工,但語義理解、專業術語等仍需人工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校對的意思

校對是指對文章、書籍、文件等進行檢查、核對和修改,确保其内容準确無誤,語言通順流暢的過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校對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木(本字)和果(本音)。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校對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一書中,作為一個古代的漢字詞語。後來,校對逐漸成為出版印刷行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繁體

校對的繁體字為「校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校對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給出的正确寫法為「校刖」,「刖」是舊時候對「對」字的一種寫法。

例句

1. 我負責校對這份文稿,确保沒有任何錯誤。

2. 請你幫我校對一下這份報告,看看有沒有漏掉什麼重要信息。

組詞

校對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

1. 校對員(進行校對工作的人員)

2. 校對标準(校對時所需遵循的規範)

3. 校對錯誤(在校對過程中發現的錯誤)

近義詞

校對的近義詞有審核、校改、核對等。

反義詞

校對的反義詞是疏漏,指遺漏或疏忽沒有發現的錯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