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踩兩隻船”(又稱“腳踏兩隻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比喻一個人同時在兩個相互矛盾或對立的事物之間搖擺不定,難以做出明确選擇,或為了投機取巧而跟不同的兩方面保持聯繫。其形象來源于過河時雙腳分别站在兩條船上,導緻身體不穩,容易落水,暗含風險。
行為表現
使用場景
該成語多含貶義,常用于批評缺乏原則或責任感的行為。需注意,長期“腳踩兩隻船”可能導緻信任崩塌、利益沖突等後果。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起源或具體示例,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或語境分析類資料。
《腳踩兩隻船》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同時涉足于兩個相互對立或矛盾的領域或立場, 告誡人們不要貪心或者試圖站在兩邊。
拆分部首:辶丶白
拆分筆畫:10畫
來源:《晉書·張敞傳》:“餘見張放之挾一乘而馳兩館,謂其極力欲以從事,不亦骛乎?若或遽一事,幾失兩館;腳輿尚踏兩船,争能不圮乎?”該典故指的是晉代相冊張放将馬車踏在兩隻船上,而船隻隨時可能傾覆,由此引申為腳踩兩隻船。
繁體:腳踩兩隻船
古時候漢字寫法:腳蹻兩船
例句:小明面臨兩個工作機會,但他知道腳踩兩隻船可能會破壞他的聲譽。
組詞:腳踏實地、腳步匆匆、船隻往來、兩難抉擇
近義詞:左右為難、兩可取舍
反義詞:明确立場、堅守一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