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谏争如流”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拼音與字義
整體釋義
形容勸谏的話如同流水般滔滔不絕,多用于描述臣子敢于直言進谏,且态度懇切、言辭不斷。強調進谏的勇氣和持續性。
出處與例句
用法與語境
補充說明
“谏争如流”體現了古代政治文化中對“忠言逆耳”的推崇,常用于曆史評價或文學作品中,強調進谏者的責任感與膽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出處或例句,可查看來源網頁(如、3、5)。
《谏争如流》是一句成語,意思是建議争辯應當像水流一樣順暢,即暢所欲言。
《谏争如流》的成語拆分為:
谏(讠言部)
争(亻人部)
如(女子部)
流(水部)
《谏争如流》源自宋代文學家劉克莊的《朝中措》曲中“谏如潮,争如濤”,後來變為現在的成語。
《谏争如流》的繁體字為「諫爭如流」。
在古時候,成語《谏争如流》的寫法略有不同,如:「諫爭如流」。
1. 在會議中,大家暢所欲言,真正做到了谏争如流。
2. 正直的官員應該勇于谏争如流,不畏權貴。
1. 谏言
2. 争議
3. 如水
4. 流暢
1. 言出如流
2. 侃侃而談
3. 争論不休
1. 緘默不言
2. 沉默寡言
3. 不争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