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監言的意思、監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監言的解釋

鑒戒之言。監,通“ 鑒 ”。《舊唐書·李義府傳》:“佞諛有類,邪巧多方。其萌不絶,其害必彰。監言斯屏,儲業攸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監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文獻或特定語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監言(jiān yán)指鑒戒之言,即具有警示、借鑒作用的言論。其中“監”是通假字,通“鑒”(鏡子),引申為“借鑒”。

二、詞源與結構

  1. 字義解析:
    • 監:古同“鑒”,《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臨下也”,後引申為照視、審察。
    • 言:指話語、言論。
  2. 構詞邏輯:通過“監”的借鑒含義與“言”結合,強調言語的警示作用。

三、文獻用例

該詞出自《舊唐書·李義府傳》:“佞諛有類,邪巧多方。其萌不絶,其害必彰。監言斯屏,儲業攸昌。”
譯文:谄媚奸邪之術種類繁多,若任其滋生必招禍患;若能以鑒戒之言為屏障,則國家基業方能昌盛。

四、現代應用

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曆史研究、古文解析或文學創作中,用以表達對警示性言論的強調。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監言

監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為“⺊”(犬)和“言”(讠),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監言”一詞源于《漢書·文帝紀上》,在古代意為“觀察言語”。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監視監控他人的言行”的意思。

繁體

《監言》在繁體字中仍然保持相同的寫法,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現代有所差異。但《監言》一詞的古時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區别。

例句

1. 他的行為受到了衆人的監言。

2. 媒體的監言對于政府的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組詞

監視、監控、監察、監督、監獄等。

近義詞

監視、監控、監察、觀察、監督等。

反義詞

寬容、放任、自由、聽任、不幹涉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