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簡卹”。謂考察而體恤之。《書·文侯之命》:“簡恤爾都,用成爾顯德。” 孔 傳:“當簡核汝所任,憂治汝都鄙之人。”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四:“申戒官吏,簡恤刑章,深切丁寧,斯為至矣。”
“簡恤”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核心含義
指通過考察實際情況後給予體恤關懷,強調在深入了解問題的基礎上實施關懷。例如《尚書·文侯之命》中“簡恤爾都”即表達此意,意為審察民情并體恤治理。
現代引申
部分現代解釋(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簡單而體貼地關心他人痛苦”,但這一說法更偏向現代語言習慣的轉譯,與古典文獻原意存在差異。
語源考證
“簡”通“柬”,意為選擇、考察;“恤”指體恤、憐憫,如《說文解字》中“恤,憂也”。組合後強調“基于考察的關懷”。
文獻用例
宋代曾敏行《獨醒雜志》提到“簡恤刑章”,指審慎體恤刑罰制度,避免嚴苛。
“簡”的誤解
現代可能将“簡”理解為“簡單”,但古典語境中更側重“審察”之義,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與“體恤”的區别
“體恤”泛指同情關懷,而“簡恤”隱含先考察再行動的邏輯,如《晉書》中官員簡文的事例(民間說法,未見于正史)。
“簡恤”是兼具理性與情感的古語,既要求審慎考察,又需付諸關懷行動。在閱讀古籍時,需注意其與現代詞彙的語義差異。
《簡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減輕、減緩、緩解别人的痛苦或困難。
《簡恤》的部首是“言”,總共有12個筆畫。
《簡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國古代,人們注重互助和團結,常常通過各種方式來幫助那些遭受不幸的人。《簡恤》這個詞的形成就是為了表達這種關愛、同情和幫助之情。
《簡恤》的繁體字為「簡恤」。
在古代,寫作《簡恤》時,使用的漢字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然而,《簡恤》這個詞所傳承的意義是相同的。
1. 他經常幫助貧困的孩子,用自己的力量給他們以《簡恤》。
2. 這個慈善機構緻力于向遭受自然災害的人們提供《簡恤》。
1. 簡化(jiǎnhuà)
2. 愛恤(àixù)
1. 救濟(jiùjì)
2. 寬慰(kuānwèi)
1. 壓迫(yāpò)
2. 無情(wúqíng)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