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蹇脩的意思、蹇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蹇脩的解釋

亦作“ 蹇修 ”。1.傳說中 伏羲氏 之臣。古賢者。《楚辭·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 蹇脩 以為理。” 王逸 注:“ 蹇脩 , 伏羲氏 之臣也……言己既見 宓妃 ,則解我佩帶之玉,以結言語,使古賢 蹇脩 而為媒理也。”一說“蹇脩”謂以鐘磬聲樂為媒使。 章炳麟 《菿漢閑話》:“案上古人物,略具《古今人表》,不見有 蹇脩 者。此蓋以上有 宓妃 ,故附會言之耳。今謂蹙脩為理者,謂以聲樂為使。如《司馬相如傳》所謂以琴心挑之。《釋樂》徒鼓鐘謂之修,徒鼓磬謂之蹇。則此蹇脩之義也。古人知音者多,荷蕢野人,聞擊磬而歎有心。鐘磬可以喻意明矣。”

2.指媒妁。 晉 郭璞 《遊仙詩》之二:“ 靈妃 顧我笑,粲然啟玉齒。蹇修時不存,要之将誰使。” 明 楊珽 《龍膏記·酬詠》:“你若肯做 靈妃 , 冰夷 也不辭做蹇修之使。” 黃節 《七夕園坐夜歸同菑叟》詩:“萬鴉頓盡成寥廓,衆女方憐託蹇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蹇脩”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文獻語境:

一、原始含義與傳說

  1. 伏羲氏之臣
    最初見于《楚辭·離騷》:“吾令蹇脩以為理”,王逸注稱其為伏羲氏的賢臣,負責傳遞言辭、擔任媒使。但章炳麟提出質疑,認為“蹇脩”可能并非真實曆史人物,而是因《離騷》中提及宓妃(伏羲之女)而附會的虛構角色。

  2. 以聲樂為媒
    另一說認為“蹇脩”代指以鐘磬聲樂為媒介的溝通方式,強調古代禮樂在婚儀中的作用。

二、引申含義

  1. 媒妁的代稱
    後世将“蹇脩”引申為媒人,如晉代郭璞《遊仙詩》中“蹇修”即指媒人,明清小說中亦常見此用法。

  2. 成語:才智受阻
    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人聰明但因環境限制難以施展才華,由“蹇”(困難)與“脩”(才智)組合而成。此義項多見于當代引申,古籍中較少使用。

三、單字解析

“蹇脩”的釋義需分語境:

建議查閱《楚辭》原注或專業訓诂資料以深入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蹇脩:意思和來源

《蹇脩》這個詞在古代漢語中有着特定的含義。它指的是一個人在行走時因受到身體上的某種疾病或缺陷而行動不便、行走困難的狀态。這個詞往往用來形容殘疾人士或身體不健康者,表示他們在行走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它的拆分部首是“辵”和“十”,表示行走的動作。而“脩”則是指身體或身體部分,與行走有關。因此,“蹇脩”這個詞可以從字面上理解為行走受阻的身體。

蹇脩:拆分部首和筆畫

《蹇脩》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辵”和“十”,辵表示行走的動作,十表示身體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26畫,其中“蹇”部分有20畫,“脩”部分有6畫。

蹇脩: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不同于現在的簡化字,因此,《蹇脩》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有所不同。研究古代文獻可知,《蹇脩》在古代寫法中蹇的上部分是由兩個蟲字旁組成,表示蠕動或行走的狀态,下部分則是康字旁,表示腳步。脩的寫法與現代相同。

蹇脩:繁體

《蹇脩》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也是蹇和脩,沒有發生變化。

蹇脩:例句

1. 他身患疾病,行動蹇脩,但依然堅持工作。

2. 殘疾人士在社會中常常面臨蹇脩的困境。

蹇脩:組詞

1. 蹇滞:形容行動困難或不靈活。

2. 哀蹇:指遭受困境或不幸的生活狀态。

3. 勉脩:表示努力修行或修養自己。

蹇脩: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困阻、阻礙、行動不便。

反義詞:輕盈、靈活、順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