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肩隨的意思、肩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肩隨的解釋

(1).古時年幼者事年長者之禮。并行時斜出其左右而稍後。《禮記·曲禮上》:“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鄭玄 注:“肩隨者,與之并行差退。”後遂用作忝在同列,得以追隨于後之意。 唐 李白 《感時留别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小子謝麟閣,雁行忝肩隨。” 明 張居正 《壽封翁觀吾王年丈六十序》:“ 王子 博學邃養,厚積而晚發,餘以童稚淺薄,謬為有司所録,獲從 王子 之後。其視 王子 ,丈人行也,不敢肩隨焉。”

(2).猶追隨。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 澄什 結轍於山西, 林遠 肩隨乎 江 左矣。”《梁書·張率傳》:“紛高冠以連袵,鏘鳴玉而肩隨。”《舊唐書·則天6*皇後紀》:“刑戮雖加,枝胤仍在,何得肩隨近侍,齒列朝行?”《明史·高拱傳》:“ 拱 為首輔, 居正 肩隨之。”

(3).跟上,比得上。 清 方苞 《書<王莽傳>後》:“此傳尤 班 史所用心,其鉤抉幽隱,雕繪衆形,信可肩隨 子長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公畫名與 元 趙學士 、 明 董尚書 埒,而清操勁節,非 湖州 、 華亭 所能肩隨。” ********* 《建國方略·第三計劃》:“欲使 營口 将來再能淩駕 大連 而肩隨於前言三世界大港之後,吾人必須一面改良内地水陸交通,一面濬深其達海之通路。”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肩隨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肩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古代禮儀規範

指年幼者跟隨年長者的禮節,要求并行時稍退後于對方。這一用法源自《禮記·曲禮上》的記載:若對方年長五歲以上,則需以“肩隨”之禮相待,即行走時保持斜後方半步的距離,以示尊敬。例如唐代李白在詩中用“雁行忝肩隨”表達對兄長或前輩的謙遜追隨。

二、表示追隨或并列關系

引申為主動跟隨或處于同等地位。如《明史·高拱傳》提到張居正“肩隨”高拱,指兩人曾以相近地位共事;南朝王屮的碑文用“肩隨”描述人物間的并立關系。

三、能力或成就的比拟

指能力、水平上接近或比肩。清代方苞評價班固的史書成就“可肩隨子長(司馬遷)”,即認為其與司馬遷不相上下;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亦用此詞表達對城市發展潛力的期許。

總結與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禮記》《明史》等典籍或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肩隨的意思

肩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背負責任并與人共同承擔困難,共同奮鬥、同甘共苦。

拆分部首和筆畫

肩隨的拆分部首是月和 自,總共8畫。

來源

肩隨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臣肩隨禍亂,盡忠竭力,斷發草頭,鞠躬盡瘁,死而不有屍。”

繁體

肩隨(注:隨的“隨”字以兩點水替代了一個點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肩隨的“隨”字的左側有一個“舟”字旁,表示肩負重任像舟行海上的形象。

例句

他是一個肩隨責任,吃苦耐勞的人。

組詞

肩挑、肩并肩、肩輿、肩負重任等。

近義詞

肩負、肩膀、肩扛、肩背等。

反義詞

躲避、逃避、推卸、自私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