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式cuco3·cu(oh)2。綠色粉末。有毒。為銅表面生鏽形成的銅綠的主要成分。主要由*********或硫酸銅與碳酸鈉作用制得。可用作顔料、殺菌劑等,還可制煙火、銅鹽和鍍銅液等。
堿式碳酸銅是一種銅的堿式碳酸鹽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化學式與結構
化學式為$ce{Cu2(OH)2CO3}$,由銅離子(Cu²⁺)、氫氧根(OH⁻)和碳酸根(CO₃²⁻)組成,呈離子晶體結構。
物理性質
自然形成
銅在潮濕空氣中與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
$$ce{2Cu + O2 + CO2 + H2O -> Cu2(OH)2CO3}$$。
熱分解
加熱至200–220℃分解為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
$$ce{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應用領域
安全提示
有毒,長期接觸可能導緻肝腎損傷或鼻黏膜潰瘍。需避免吸入粉塵或直接接觸。
又稱銅綠、銅鏽、銅青或孔雀石。
堿式碳酸銅是一種化學物質,也稱為堿式碳酸亞銅。它由銅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組成。其化學式為Cu2CO3(OH)2。
堿(石、鹿):部首石,共5畫。
式(弋、工):部首弋,共6畫。
碳(石、又):部首石,共8畫。
酸(酉、并):部首酉,共14畫。
銅(钅、重):部首钅,共14畫。
《堿式碳酸銅》一詞的來源是根據其化學成分和性質命名而來的。堿式表示銅離子中銅元素的氧化狀态為亞銅,碳酸表示它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的化合物,銅則指出化合物主要成分為銅元素。
堿式碳酸銅的繁體字為鹼式碳酸銅。
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堿式碳酸銅的古字形為「鹼式碳酸銅」。
1. 這種藍色礦石中含有大量的堿式碳酸銅。
2. 許多古代建築物中的青銅器采用的是堿式碳酸銅塗層,以增加裝飾效果。
堿式碳酸銅的相關組詞有:碳酸銅、碳酸亞銅、碳酸銅礦。
近義詞:堿式碳酸亞銅
反義詞:堿式碳酸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