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尖利的意思、尖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尖利的解釋

[sharp] 尖銳鋒利

詳細解釋

(1).艱深;高深。《朱子語類》卷四九:“古人初學,隻是教他灑掃應對進退而已,未便説到天理處……今教小兒,若不匡不直,不輔不翼,便要振德,隻是撮那尖利底教人,非教人之法。”

(2).尖厲。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花仙》:“其貌瘦健而長髯,聲甚尖利,不類人。” 李廣田 《沒有太陽的早晨》:“正遲疑間,忽然從正廳那邊傳來了尖利的喊聲:‘賤骨頭,還不給我滾出去!’”

(3).銳利。《太平廣記》卷四六三引 唐 張鷟 《朝野佥載》:“ 真臘王 取大牛肉,中安小劍子,兩頭尖利。”《西遊記》第九一回:“威雄聲吼如雷振,獠牙尖利賽銀針。” 茅盾 《子夜》七:“他的眼睛裡消失了勇悍尖利的光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尖利”是現代漢語中具有多維度表義功能的形容詞,其核心語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物理屬性的銳利特征 指物體末端或邊緣呈現尖銳形态且具備穿透力,如“尖利的匕首能輕易劃開皮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20)。該釋義源自器物功能特性,常見于刀具、冰錐等實物描述。

二、感官知覺的刺激表現

  1. 聽覺層面:形容聲波振動頻率高且振幅大,突破常規聽覺舒適阈值,如“防空警報發出尖利的嘶鳴”(《漢語大詞典》網絡版,2023)。此類用法多用于機械噪音或突發性聲響的文學化表達。
  2. 視覺層面:特指目光具有穿透性威懾力,如“審訊者尖利的眼神仿佛要看透人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常見于人物神态描寫場景。

三、修辭領域的隱喻延伸 在抽象語境中衍生出“言辭犀利”“批判深刻”等引申義,如“這篇社論用尖利的筆觸揭露社會弊端”(《當代漢語詞典》修訂版,中華書局,2018)。該用法常見于文藝評論及政論性文本,體現語言表達的力度與深度。

網絡擴展解釋

“尖利”是一個形容詞,主要含義為尖銳、鋒利,既可形容具體事物的物理特性,也可用于抽象層面的感官或情感描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尖銳鋒利
    指物體邊緣或頂端銳利,容易刺穿或切割。
    例:《西遊記》中“獠牙尖利賽銀針”;或形容“筆鋒尖利”。

  2. 聲音尖銳刺耳
    用于形容高亢、刺耳的聲音。
    例:“冷風尖利地吹到臉上”;“尖利的叫聲”。

二、引申義

  1. 敏銳或深刻
    形容目光、言辭等具有穿透力或洞察力。
    例:魯迅雜文“深刻犀利”;《子夜》中“勇悍尖利的光彩”。

  2. 艱深或高深(古義,較少用)
    如《朱子語類》提到“尖利底教人”,指艱深晦澀的内容。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典型例句

  1. 物理特性:“尖利的岩石可能劃破腳踝”。
  2. 抽象描述:“他的眼光尖利,看出對方畏怯”。
  3. 聲音:“聲甚尖利,不類人”。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權威詞典(如漢典)及文學作品中的用法。若需更完整釋義,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厝白玉蓮花杯葆蓋本本等等崩圮不大緊辭簡義赅打價誕詐點銅壺坻場鬥臣都堂踱步方曲番石帆葉縫破補綻幹柴鈎挐官體果藝罕漫合會挾輔佳眷進口貨考擊可叉況複餽歲俪對靈泉落款民生在勤蘖芽瓫溢強行潛生棄材慶旦輕日輕死重義忍衣熱霧散徙山高海深山公倒載山面視死如生說導堂屋讨好绨袠同雠媮合苟容頑虛薇藿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