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匠斲的意思、匠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匠斲的解釋

工匠。 晉 左思 《魏都賦》:“葺牆幂室,房廡雜襲,剞劂罔掇,匠斲積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匠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匠斲(jiàng zhuó)指工匠,特指從事砍削、雕琢等工藝的手藝人。該詞多見于古籍文獻,如晉代左思《魏都賦》中提到:“葺牆幂室,房廡雜襲,剞劂罔掇,匠斲積習”(),意為工匠們反複雕琢、修繕建築,技藝娴熟。

二、構成分析

  1. 匠(jiàng):指有專門技藝的人,如木匠、畫匠等,引申為“靈巧”或“獨具匠心”。
  2. 斲(zhuó):通“斫”,本義為砍削工具(如斧頭),也指砍削、雕琢的動作()。例如《韓非子·五蠹》中的“采椽不斲”,即指木材未經雕鑿。

三、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學作品或曆史文獻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如需深入研究,可參考《魏都賦》原文或權威字典(如《漢語大詞典》)中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匠斲

匠斲(jiàng zhu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匠人精巧地刻削、雕刻或打造物品的技藝。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匠:匚(radical)+ 大(筆畫數:3)

- 斲:斤(radical)+ 刀(筆畫數:8)

來源:

匠斲的“匠”是指工匠,指那些有高超技藝的手藝人;“斲”代表精細、細緻的刻削和雕琢。兩個字合在一起,構成了形容工匠精巧地雕刻和刻削物品的技藝。

繁體:

匠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匠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匠斲」一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一定的差異。其中,「匠」在古字中的寫法為「⻌」,表示“行走”的意思;「斲」的寫法為「斳」,表示“匠人切削瓦片”的意思。這種寫法是古代對「匠斲」概念的表達。

例句:

1. 他憑着匠斲的技藝,精巧地打造出了一座精美的木雕。

2. 這幅畫的細節處理得非常精細,充分展示了畫家的匠斲之道。

組詞:

1. 工匠:指有技藝高超的手藝人。

2. 雕刻:表示通過刻削工作在物體上創造出圖案或文字。

3. 刻削:指利用刀具等工具将物體表面削刻成形,創造出各種花紋。

近義詞:

1. 巧奪天工:形容技藝精湛,超凡出類。

2. 精雕細琢:形容制作工藝十分精細,細緻入微。

反義詞:

1. 粗制濫造:指制作工藝粗糙,沒有經過精細打磨。

2. 隨意塗抹:指毫無規則地進行塗抹或刻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