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薦饑的意思、薦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薦饑的解釋

連年災荒;連續災荒。《左傳·僖公十三年》:“ 晉 薦饑。” 孔穎達 疏引 李巡 曰:“連歲不熟曰薦。” 宋 蘇轼 《喜雨亭記》:“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薦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


見“ 薦饑 ”。


亦作“ 薦飢 ”。連年災荒;連續災荒。薦,通“ 洊 ”。《北史·儒林傳下·黎景熙》:“或恐極陽生陰,秋多雨水,年復不登,人将無顔。如又薦飢,為慮更甚。”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擔粥》:“ 道光 癸巳, 林文忠公 撫 吳 ,冬薦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薦饑”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薦饑(jiàn jī)指連年災荒或連續災荒。其中,“薦”通“洊”,表示“重複、連續”;“饑”則指農作物歉收導緻的饑荒。

詞源與用法

  1. 曆史文獻:

    • 《左傳·僖公十三年》記載“晉薦饑”,孔穎達注疏引李巡曰:“連歲不熟曰薦”。
    • 宋代蘇轼在《喜雨亭記》中描述:“無麥無禾,歲且薦饑”,強調長期幹旱引發的持續災荒。
  2. 擴展含義:

    • 明清時期文獻(如《明史》《冷廬雜識》)也沿用此詞,例如“冬薦饑”“歲薦饑”,均指連續多年的糧食危機。

相關詞彙

現代應用

如今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描述古代自然災害。若需進一步了解“饑”的單獨含義(如饑餓、災荒),可參考漢字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薦饑

薦饑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了“薦”和“饑”兩個字。下面将對其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薦(jiàn)是一個由“艹”(草字頭部首)和“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總筆畫數為12。

饑(jī)是一個由“饣”(食物部首)和“幾”(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總筆畫數為7。

來源:

“薦饑”一詞源于古代《詩經·秦風·薦食》中的“薦饑”,意為緊急呼求食物,以解除饑餓的狀況。

繁體:

“薦饑”的繁體字為“薦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薦饑”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人們為了解除薦饑的困境,積極尋找食物來源。

2. 在這次災難中,政府采取了緊急援助的措施,以幫助那些正在遭受薦饑之苦的人們。

組詞:

薦饑并不常見于常用詞彙中,因此沒有常用的相關詞語組合。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急饑”、“饑馑”等。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飽食”、“滿足”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