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翦馘的意思、翦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翦馘的解釋

誅戮。《南史·宋紀上·武帝》:“ 裕 辭不獲命,遂總軍要,庶上憑祖宗之靈,下罄義夫之節,翦馘逋逆,蕩清京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翦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翦馘”讀作jiǎn guó,意為誅戮(即殺戮、殲滅),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戰争場景。該詞由兩個單字複合構成:

用法示例
典型用例出自《南史·宋紀上·武帝》:“裕辭不獲命,遂總軍要……翦馘逋逆,蕩清京華。”此處指劉裕奉命剿滅叛逆,肅清京城。

延伸說明

  1. 語境特征:多用于軍事或曆史文獻,強調通過武力徹底消滅敵人。
  2. 現代使用: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
  3. 相關成語:如“槁項黃馘”(形容饑寒貧困)、“讨惡翦暴”(征讨邪惡勢力)等。

若需更詳細古籍例句或字形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南史》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翦馘》的意思

《翦馘》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割除災害、消滅敵軍,取得勝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翦馘》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羽”和“肉”。它總共有11個筆畫,其中“羽”部3畫,“肉”部8畫。

來源和繁體

《翦馘》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典籍《竹書紀年》。在繁體中,字形稍有變化,為「翦》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有所變化,而《翦馘》這個詞在古時期的寫法為「毽䍶」,這是它的古代形式。

例句

1. 他率領部隊,翦馘了侵略者,保衛了國土。

2. 這次戰鬥是我們軍隊的翻身之戰,成功地翦馘了敵人。

組詞

1. 翦除:割除、消除。

2. 報馘:報複、擊敗敵人。

3. 馘首:殺敵取勝,取敵首級。

4. 馘骨:指打敗、消滅敵人的行動。

近義詞

1. 剿滅:徹底消滅敵人。

2. 消滅:使敵人徹底滅亡。

3. 打敗:戰勝、擊潰敵人。

4. 擊潰:使敵人潰逃,無法再戰。

反義詞

1. 寬博:廣泛包容,不加以破壞或削減。

2. 保全:保護、保存,不加以削弱或破壞。

3. 結盟:形成聯盟,而不是破壞或消滅。

4. 共榮:互相促進發展,而非相互削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