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桂之性”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本義與比喻
生姜和肉桂(桂皮)的特性是存放時間越久,味道越辛辣。該成語以此特性比喻人隨着年齡增長,性格越發剛強耿直。部分解釋也延伸為“閱曆越深,處事越老練”,但核心仍以“性格剛直”為主。
出處與典故
源自《宋史·晏敦複傳》中晏敦複的自述:“況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晏敦複以此表明自己堅持原則、不隨波逐流的品性。
用法與詞性
通常作主語或賓語,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特征。例如清代沈複《浮生六記》中的用例:“姜桂之性,老而愈辣,以喻忠節之氣。”
近義與延伸
近義表達有“姜桂之性,到老愈辛”,均強調性格的剛直不阿。需注意與單純形容“老練”的詞語(如“老成持重”)區分,此成語更側重品性的堅定。
《姜桂之性》是一個成語,拆分部首為:姜(姜為邊疆姓氏,讀音為jiāng),桂(桂為一種植物,讀音為guì),之(代詞,可以指示性質、屬性等),性(指人的天性、品性,讀音為xìng)。
《姜桂之性》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姜和桂都是很有香氣的植物,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被賦予了許多美好的寓意。這個成語最初是用來形容人的品性高尚、正直和純潔無瑕的,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優良。
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姜桂之性」。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但大緻和現代漢字相似。所以,《姜桂之性》在古時候的寫法也應為「姜桂之性」。
以下是一個關于《姜桂之性》的例句:
他一直秉持着姜桂之性,為人正直,品行高尚。
組詞:姜氏、桂樹、之人、性情
近義詞:品行優良、人品高尚
反義詞:品行不端、行為低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