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降俘的意思、降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降俘的解釋

投降的俘虜。《新唐書·突厥傳上》:“ 突厥 擾中國久,今天喪之,非慕義自歸,請悉籍降俘,内 兗 豫 閑處,使習耕織,百萬之虜,可化為 齊 人,是中國有加戶,而漠北遂空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降俘”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解析如下:

一、基本詞義

“降俘”指投降的俘虜,即戰争中主動歸降的敵方人員。該詞由“降”(投降)和“俘”(俘虜)組合而成,強調俘虜的歸順屬性。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新唐書·突厥傳上》,記載唐朝對突厥降俘的安置策略:

“突厥擾中國久,今天喪之,非慕義自歸,請悉籍降俘,内兖豫閑處,使習耕織,百萬之虜,可化為齊人...”
這段文字反映了唐代将突厥降俘遷至中原地區進行農耕同化的政策。

三、使用特征

  1. 語境限定:主要用于曆史文獻中描述戰争俘虜的歸降行為。
  2. 詞性結構:名詞性複合詞,“降”作動詞性語素表歸順,“俘”為名詞性語素表被俘者。
  3. 現代使用:當代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研究或古文解析場景。

四、補充說明

與普通“俘虜”的區别在于強調主動投降屬性,這類人員往往能獲得區别于普通戰俘的待遇,如唐代對突厥降俘實施屯田政策即為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降俘的意思

“降俘”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可以解讀為“降”和“俘”。這個詞表示被俘虜者向對方投降或被迫投降并成為俘虜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降”字的部首是“阜”,總共有8畫;“俘”字的部首是“人”,總共有10畫。

來源和繁體

“降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和曆史記載,用來描述戰争中敵人被迫投降并成為俘虜的情況。在繁體字中,“降”字和“俘”字的形狀和簡體字相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然而,“降”和“俘”這兩個字的基本形狀與今天的寫法基本相同,隻是在一些細節上有所區别。

例句

1. 在戰争中,敵軍被迫降俘。

2. 部隊蓄意撤退以避免成為俘虜。

組詞

- 降伏

- 俘虜

- 投降

- 戰俘

- 降落傘

近義詞

- 俘獲

- 捕獲

- 戰勝

- 征服

反義詞

- 釋放

- 解放

- 脫險

- 撤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