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古時指長江下遊蕪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區,也泛指長江下遊地區
據有江東。——《三國志·諸葛亮傳》
避亂江東。——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起兵江東。
割據江東。
(1). 長江 在 蕪湖 、 南京 間作西南南、東北北流向, 隋 唐 以前,是南北往來主要渡口的所在,習慣上稱自此以下的 長江 南岸地區為 江 東。《史記·項羽本紀》:“且 籍 與 江 東子弟八千人渡 江 而西,今無一人還,縱 江 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臛 江 東之潛鼉,臇 漢 南之鳴鶉。” 宋 李清照 《烏江》詩:“至今思 項羽 ,不肯過 江 東。” 清 林則徐 《次韻答陳子茂德培》:“關山萬裡殘宵夢,猶聽 江 東戰鼓聲。”
(2). 三國 時 孫權 建都于 建康 ,故又稱 孫吳 統治下的全部地區為 江東 。 漢 陳琳 《檄吳将校部曲文》:“尚書令 彧 ,告 江東 諸将校部曲,及 孫權 宗親中外。”《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孫權 據有 江東 ,已歷三世。”《梁書·元帝紀》:“ 孫策 昔在 江東 ,于時年幾?”
江東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地理概念,主要含義和演變如下:
現代網絡用語中,「江東」被借用表達對往事的遺憾或牽挂,源自李清照詩句「不肯過江東」的延伸解讀,但此屬非傳統語義。
(以上内容綜合等權威來源)
《江東》指的是中國曆史上公元三國時期的地域概念,特指位于長江流域以及其附屬的東南沿海地區。
《江東》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水和東。其中,水是中文漢字常見的部首之一,表示與水有關的事物;東是表示方位的部首,表示方位朝向東方。
根據《康熙字典》,《江東》的總筆畫數為21個。
《江東》一詞最早見于《三國演義》,這是中國古代曆史小說的一部,作者是明代的羅貫中。在小說中,江東是指諸葛亮的活動地區,即現在的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帶。
《江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江東」。
在古時候,「江東」可以有多種漢字寫法,如「江東」、「江洞」等。
1. 《三國演義》中描述了很多關于江東地區的故事。
2. 諸葛亮被譽為江東的智者。
1. 江南:指的是長江以南的地區。
2. 東方:表示方位的詞語,指向東方。
3. 江河:指大大小小的江和河流。
1. 東南:表示方位的詞語,指向東南方。
2. 背山:指某個地區背靠山脈。
1. 西北:表示方位的詞語,指向西北方。
2. 遠離:表示與某地相距較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