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禮的意思、講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禮的解釋

(1).習禮。《左傳·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諸侯歲聘以志業,間朝以講禮。” 孔穎達 疏:“間一歲,諸侯親自入朝,以講習上下之禮。” 漢 張衡 《七辯》:“旁窺《八索》,仰鏡《三墳》,講禮習樂,儀則彬彬。”《新唐書·隱逸傳·王績》:“ 杜之松 ,故人也,為刺史,請 績 講禮,答曰:‘吾不能揖讓邦君門,談糟粕,棄醇醪也。’”

(2).叙禮,叙尊卑、長幼、賓主之禮。《水浒傳》第四四回:“邀請二位義士到 聚義廳 上,俱各講禮罷,謙讓 戴宗 正面坐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講禮”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核心含義,結合文獻資料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習禮
    指學習、研習禮儀制度。古代典籍中常見此用法,如《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間朝以講禮”,即諸侯定期朝見天子以練習上下尊卑的禮儀。這一含義強調禮儀的規範性和系統性學習。

  2. 叙禮
    指實踐中的禮節互動,包括區分尊卑、長幼、賓主等關系。例如《水浒傳》第四四回提到“俱各講禮罷”,即人物相見時依身份行相應禮儀。此含義側重禮儀在社交場合的實際應用。

二、文化内涵

“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雙重屬性:

三、現實意義

古人強調“不學禮,無以立”(《論語》),認為禮儀是立身處世的基礎。現代社會雖簡化繁複禮節,但禮的核心——尊重他人、促進和諧(如“禮之用,和為貴”)仍具現實價值。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講禮的意思

《講禮》是一個常用的詞語,表示遵循禮節、有禮貌的行為或态度。它強調了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友善相處,注重言辭、行為上的規範和尊重他人的感受。

拆分部首和筆畫

《講禮》這個詞中的部首是言部,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講禮》的來源是古代的宗教儀式中的一種心靈感悟,強調個體對神聖事物的敬仰和尊重。後來,這個詞擴展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禮貌的行為中。

繁體字

《講禮》的繁體字為「講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講禮」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有些不同,如「講矢」、「講來」等。

例句

1.他非常注重向老師講禮,每次見到老師都會恭敬地向他問好。
2.以禮待人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共同努力,向大家傳遞行善和講禮的精神。

組詞

尊禮、禮儀、有禮、講究禮節、守禮、不講禮

近義詞

尊敬、恭敬、尊重、有禮貌

反義詞

不尊重、粗魯、無禮、不講道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