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祀告神。 宋 曾鞏 《移滄州過阙上殿劄子》:“後嗣所以昭先人之功,當世之臣子,所以歸美其上,非徒薦告鬼神,覺寤黎庶而已。” 宋 葉適 《外論三》:“薦告宗廟,修奉陵寝。”
“薦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祭祀時向神明禀告,屬于古代禮儀或文獻中的特定用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部分低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推薦并告知”,但此說法缺乏文獻支持,可能是對“薦”的現代引申義(如推薦)的誤讀。在古代語境中,“薦告”專指祭祀活動。
“薦告”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術語,強調通過儀式向神明或祖先傳達信息。需注意與現代漢語中“薦”(推薦)的語義區别。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可參考宋代禮制類典籍或曾鞏、葉適的文集。
《薦告》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推薦和告訴的意思。這個詞常用于表示向他人推薦事物或向他人傳遞消息、知識等。
《薦告》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薦(草木部首)和告(口部首)。
草木部首表示與植物相關的字,口部首表示與口相關的字。
《薦告》總共有12畫。
《薦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與古代人們傳遞信息和推薦事物的方式有關。古代人們通過薦舉和口耳相傳的方式向他人推薦和告知信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形成并廣泛使用。
《薦告》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薦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薦告》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薦誥」。
1. 我要向你薦告這本書,它非常有趣。
2. 他通過微信給我薦告了一家非常好吃的餐廳。
薦書、推薦、告訴、告知
推薦、介紹、勸告
不推薦、隱瞞、保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