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激昂的意思、激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激昂的解釋

[roused;aroused;excited and indignant] 振奮激勵,激勵;奮發昂揚

激昂大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言辭激昂

詳細解釋

亦作“ 激卬 ”。1.振奮激勵,激勵。 漢 劉向 《列女傳·王章妻女》:“妻呵怒曰:‘ 仲卿 尊貴。在朝廷誰愈於 仲卿 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 唐 懷素 《自叙》:“屢蒙激昂,教以筆法。”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蓋昇平之際,物色人才,危急之秋,激昂忠義。”

(2).激怒而使之感悟。《文選·揚雄<解嘲>》:“ 範雎 , 魏 之亡命也……激卬萬乘之主,介 涇陽 抵 穰侯 而代之,當也。”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激卬,怒也。”

(3).奮發昂揚。 漢 傅毅 《舞賦》:“明詩表指,嘳息激昂。”《新唐書·李訓傳》:“ 仲言 持詭辯,激卬可聽,善鉤揣人主意。” 清 李漁 《玉搔頭·止兵》:“精忠既滿腔,更有這力縱橫助激昂。”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說話微微有點口吃似的,但是在他的感情激昂的時候,詞鋒是銳利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激昂”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形容情緒、語調或行為上的強烈振奮與昂揚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情緒、語調等激動昂揚,帶有振奮激勵的意味。例如:“言辭激昂”“群情激昂”。

  2. 延伸含義

    • 激勵奮發:通過言語或行動激發他人振作,如“不自激昂,乃反涕泣”(漢·劉向《列女傳》)。
    • 激怒感悟:通過激烈方式使人醒悟,如“激卬萬乘之主”(《文選·揚雄<解嘲>》)。

二、出處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例句參考

  1. “戰士們情緒激昂,誓死守衛陣地。”()
  2. “他的演講慷慨激昂,感染了在場所有人。”()

五、總結

“激昂”既可用于描述個體的奮發狀态,也可指群體情緒的激蕩,兼具激勵與感染的雙重作用。其内涵從古至今一脈相承,常見于文學、曆史及日常表達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激昂》

《激昂》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來形容情緒或聲音激烈、慷慨激昂。

拆分部首和筆畫

《激昂》是由部首水和字母岡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8。

來源

《激昂》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大雅·激詩》:“激豫君子,終終熙熙。”後來演變為現代漢語中的成語。

繁體

《激昂》的繁體字為「激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激昂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保持相似。

例句

他發表了一場激昂的演講,激勵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組詞

激動、激烈、激情、激勵、激發等。

近義詞

慷慨激昂、慷慨激憤、興奮激動。

反義詞

平靜、冷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