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簡牍的意思、簡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簡牍的解釋

(1).古代書寫用的竹木片。亦泛指書寫用品。《藝文類聚》卷五八引 三國 吳 謝承 《後漢書》:“ 王充 於宅内門戶壚柱,各置筆硯簡牘,見事而作,著《論衡》八十五篇。”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諸侯亦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 唐 黃滔 《魏侍中谏獵賦》:“文高而簡牘增煥,思苦而煙霞動色。”

(2).指文書;書籍;書簡。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雖傳之簡牘,而事異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慕賢》:“及 西臺 陷殁,簡牘湮散, 丁 亦尋卒於 揚州 。”《舊唐書·韋元甫傳》:“ 元甫 精於簡牘, 錫 詳於訊覆。” 宋 蘇轍 《蠶麥》詩:“為農良未易,為吏畏簡牘。” 魯迅 《書信集·緻李秉中》:“來信令我作書再催并介紹,今寫則寫矣,附上,但即令見面,恐其不得要領,仍又與未見無異……況我又不善簡牘,不能作宛轉動聽之言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簡牍是中國古代書寫載體的統稱,特指竹簡與木牍兩種材質制成的文書形式,盛行于先秦至魏晉時期,是紙張普及前最重要的文字記錄媒介。

一、字義溯源與材質區分

  1. 指削制而成的細長竹片。《說文解字》釋:“簡,牒也。”竹簡需經“殺青”工序(烘烤去竹汁防蛀),多用于書寫典籍、律令。戰國楚簡、睡虎地秦簡等考古發現印證其廣泛使用 。

  2. 指較寬的木闆。《論衡·量知》載:“截竹為簡,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迹,乃成文字……斷木為椠,析之為闆,力加刮削,乃成奏牍。”木牍常用于公文、書信,如居延漢簡中的行政文書 。

二、形制與功能演變

三、考古價值與文化意義

簡牍出土填補傳世文獻空白,如清華簡《系年》修正戰國史紀年,敦煌漢簡揭示絲綢之路貿易細節。其文字形态更是漢字演變實證,從秦隸到漢隸的過渡清晰可辨(參考《中國簡牍集成》整理成果) 。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
  3. 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華書局二十四史校注本)
  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裡耶秦簡(壹)》
  5.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學術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簡牍”是中國古代紙張普及前的主要書寫載體,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簡牍是竹簡、木簡、竹牍和木牍的總稱。其中:

二、曆史背景

三、内容與用途

四、文化影響

五、引申含義

作為成語,“簡牍”也形容書信或文書的簡潔精練,但此用法較文學化,實際更側重其物質形态的原始定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簡牍形制或考古發現,中的詳細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

凹凸花百花醴拜埽便會膘肥痹醫痹症部封裁衣日殘念弛懸麤淺呾刹那誕鋪倒鎖得第燈窩調判東帝笃耨鵝氄飛熊入夢峯腹鈎刀貫達官練觀頤貴不可言航海杭西荟蔚活版節調潔泠繼而鋸屑鞠域款雜了如觀火魯酒薄而邯鄲圍露屑橹子赧面女妹被甲執兵普羅美修士切根蟲青盤清蒸贍學蛇筋十二卿收族貪得無厭鐵鉢僮婦外頭五和遐矯響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