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煎豆摘瓜的意思、煎豆摘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煎豆摘瓜的解释

喻亲属相残。煎豆,语本 三国 魏 曹植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语本 唐 李贤 《黄台瓜辞》:“三摘犹自可,摘絶抱蔓归。”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或兄弟争国,煎豆摘瓜,而 建文 之仁, 金川门 改为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煎豆摘瓜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成语,其字面意为“煮豆子、摘瓜果”,实际隐喻骨肉相残或内部迫害的残酷行为。以下从语义、典故及现代用法三方面解析:


一、语义解析

  1. 字面本义

    “煎豆”指煮豆子,“摘瓜”指采摘瓜果,均属日常农事活动。

  2. 比喻引申

    通过类比烹饪豆子时豆萁燃烧、采摘瓜果时藤蔓断裂的现象,暗喻至亲相害,强调内部自毁的悲剧性。

    例:家族内斗如煎豆摘瓜,终致根基溃散。


二、典故溯源

  1. “煎豆”出处

    典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汉初吕后专政,迫害刘邦诸子。齐哀王刘襄起兵讨吕时,其弟刘章作《耕田歌》讽喻:“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暗指吕氏非刘氏血脉,当除之。后以“煮豆燃萁”(曹植《七步诗》)强化此意象,喻兄弟相残。

    来源:《史记》卷五十二(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摘瓜”关联

    化用《尚书·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及后世“黄台摘瓜”典故。唐章怀太子李贤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劝诫武则天勿残害子女,后以“摘瓜”喻骨肉相残。

    来源:《旧唐书·高宗诸子传》

  3. 成语整合

    明清文献将两典合并为“煎豆摘瓜”,如清初查慎行诗:“煎豆摘瓜何太急,燃萁削履此谁堪?”凝练表达亲族倾轧之痛。


三、现代用法

权威参考: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卷“煎豆摘瓜”条及《中国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相关词条。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查阅上述纸质词典或权威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网络扩展解释

“煎豆摘瓜”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比喻亲属之间的残酷争斗或自相残害。以下是详细解释:

释义

该成语通过两个典故组合而成,借“煎豆”和“摘瓜”的意象,隐喻亲属间的无情迫害:

  1. 煎豆:源自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以煮豆燃烧豆萁(豆茎)比喻兄弟相残。
  2. 摘瓜:出自唐代李贤的《黄台瓜辞》,“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以反复摘瓜导致藤蔓枯萎,暗喻对亲族的赶尽杀绝。

成语特点

近义词与延伸

注意事项

此成语因典故涉及特定历史背景,现代使用场景较窄,常见于文学或历史评论中。日常口语中更倾向使用“手足相残”等通俗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原文或例句,可参考《七步诗》和《黄台瓜辞》的完整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

摆格残露吃铁石单陋大西北大样独峯牛放屁辣臊風靡一時分子生物学拂尘甘波公司破产馆阁体管晏灏噩花点子缓气画月降精结膜缉妇羁贫浚流肯不肯兰草联单连收连轧机林下风范柳跖龙飞凤翔鹿驯豕暴旅升漫洟默写内分泌殴斗袢袄千石諐殃顷忽青骊觑觎攘臂一呼僧衲闪电窗沈竈産鼃十失私财斯鞅睃望天候贴截银投几危乡下椗仙术消泽歇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