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建德國的意思、建德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建德國的解釋

亦稱“ 建德 ”。《莊子》中虛構的無為而治的理想國。《莊子·山木》:“ 南越 有邑焉,名為 建德之國 。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與而不求其報,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 宋 蘇轼 《和陶詩·和<讀山海經>》之一:“ 建德 有遺民,道遠我無車。” 清 黃景仁 《雜詠》詩:“浮海去 南越 ,望古 建德國 。” 康有為 《<禮運注>叙》:“ 莊子 建德之國 , 列子 甔甗之山 ,凡至人之所思,固不可測矣,而況 孔子 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建德國”是《莊子》中虛構的一個理想國概念,其核心内涵與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源與出處

“建德國”出自《莊子·山木》,原文描述為:“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與而不求其報……”。這裡的“建德”可理解為“建立德行”或“功業”,但莊子通過寓言形式,将其塑造成一個摒棄禮法、回歸自然本真的社會。

2.核心特點

3.文學與哲學意義

4.相關辨析

“建德”一詞在部分文獻中也被單獨使用,如《老子》“建德若偷”,但含義與《莊子》的“建德國”有所不同,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建德國是莊子哲學中一個反世俗規範的烏托邦,強調自然無為、摒棄智巧,對後世道家思想及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建德國

《建德國》是一個詞語,其意思是“創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或者“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該詞可以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來理解其構成。

拆分部首:建 (jiàn)、德 (dé)、國 (guó)

筆畫:建 (9畫)、德 (9畫)、國 (10畫)

這個詞語來源于中國的曆史語境,特别是近現代曆史中的國家建設。它代表着國家的強盛和統一,是對國家建設目标的期許和追求。

該詞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建德國」。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建德國」這個詞語可能會有一些變化。然而,由于限于數據的可得性,本文無法提供确切的古代寫法。

以下是幾個使用《建德國》這個詞語的例句:

1. 我們的目标是建德國,實現國家的統一與繁榮。

2. 他緻力于建德國的事業,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與《建德國》相關的組詞有:建設、國家、德國、建立、創立

近義詞包括:建國、建立國家、國家建設

反義詞包括:瓦解國家、分裂國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