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vor;benefit] 敬辭,稱别人所給予的恩惠
緻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也。——《左傳·昭公七年》
承蒙嘉惠,不勝感激
(1).對他人所給予的恩惠的敬稱。《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寵靈 楚國 ,以信 蜀 之役,緻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 唐 李益 《從軍有苦樂行》:“一旦承嘉惠,輕命重恩光。” 清 恽敬 《答伊揚州書》之三:“前月得舍弟書,知過嶺修謁,重蒙嘉惠,感謝感謝。”
(2).指施予恩惠。 唐 柳宗元 《唐故秘書少監陳公行狀》:“天子嘉惠羣臣而引慝焉,德至厚也。” 清 王先謙 《鄧湘臯<船山遺書目錄>序》:“舊刊之本類坊刻,且日久漫漶, 顯鶴 病之,嘗慨然發憤,思購求先生全書,精審鋟木,嘉惠來學。” 郭沫若 《文藝論集·新舊與文白之争》:“我以為這樣的事,正可以嘉惠士林不少呢。”
“嘉惠”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對他人恩惠的敬稱
指對他人給予的幫助或恩惠表示尊敬和感激。例如:
施予恩惠
表示主動給予他人善意或幫助。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左傳》或柳宗元文集。
《嘉惠》是一個常用詞彙,常常用來形容好意和善意的行為。它是由兩個字組成,嘉和惠。
嘉:由“口”部和“加”兩個筆畫組成。
惠:由“心”部和“多”兩個筆畫組成。
《嘉惠》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詩經》中的一首詩。它描述了嘉惠的重要性和人們對善意行為的追求。
《嘉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嘉惠」。
古代漢字中,《嘉惠》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現代漢字中,已經固定下來為“嘉惠”。
1. 他的嘉惠讓我感到無比的感激。
2. 她以一顆嘉惠之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3. 嘉惠之舉會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1. 嘉賓:以嘉善待客的人。
2. 惠顧:以善意光顧。
3. 嘉訓:好的教導和教誨。
1. 善意
2. 愛心
3. 仁慈
1. 惡意
2. 心狠手辣
3. 冷漠
【别人正在浏覽】